期刊文献+

晚清域外游记表述方式的转变与士人主体意识的演进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866年至1911年之间的晚清域外游记书写,作为表述的集合体,于不同时段,相应发生了有迹可循的形态嬗变,即从自我跟踪式的逐日记录过渡到主体凸显的章节议论,并发展为居高临下的宣教式书写。表述方式的变化背后相应勾连了书写者主体意识的演进,即从自我规训走向自我意识的凸显、启蒙主体的生成,传达出晚清士人面对近代化潮流的复杂心态及其启蒙思想的形成。
作者 杨汤琛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90,共6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晚清域外纪游诗歌文献整理与研究"(15YJC75105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俄)巴赫金.言语体裁问题.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 2(清)斌椿.乘槎笔记[M].上海:著易堂排印本,1891.
  • 3(清)志刚.初使泰西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8.
  • 4(清)曾纪泽.出使英法俄国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8.
  • 5(清)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8.
  • 6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8.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