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刘勰赋论及其赋学史意义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中国赋学史上,刘勰《文心雕龙》以《诠赋》为中心的辞赋批评,首次以理论撰述的形式对楚、汉、魏、晋辞赋创作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探讨,尤其是对汉、晋诸家零散的赋论加以接受、总结与扬弃,构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明体"赋论观。在学术背景方面,刘勰《诠赋》与萧统《文选》"赋篇"的编撰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学术统绪方面,刘勰赋论又是对陆机《文赋》之"体物"说、皇甫谧《三都赋序》绾合"不歌而诵"与"六义之一"的说法与挚虞《文章流别论》中赋学见解的继承与弘扬;在赋学构建方面,刘勰体则诗骚、立赋大体、树立经典与赋文品览的论述,彰显了对赋体论的新拓展。
作者 许结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辞赋理论通史"(09BZW07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任防撰、陈懋仁注《文章缘起》,《学海类编》本.
  • 2挚虞.文章流别论[M]∥严可均.全晋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
  • 3章学诚.永清县志文徵序例·奏议叙录[M]//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789.
  • 4袁枚.随园随笔:卷二十四·编集以赋装头之非[M]//袁枚全集.第五集第-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407.
  • 5桂超万.悖裕堂文集:卷二·池春堂赋稿自序[0]//悖裕堂全集.清同治五年刻.
  • 6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卷二《离骚》名义[M]//四库全书:1481册.文渊阁本,494.
  • 7《文选》六臣注本、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 8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下[M]//叶瑛.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 9刘逵.注左思蜀都吴都赋序[M]//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百五.北京:中华书局1958:2064.
  • 10王应麟.玉海卷五十四引:中兴书目[M]//四库全:944册.文渊阁本,437.

共引文献6

同被引文献17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