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物”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近现代以后,“古物”这一概念为“文物”所取代,研究从以“文”为主的东方模式转向重“物”的西方模式。在现代学科体制下,文物获得了新的意义,从指称“礼乐制度”到古代之物的扩展,“物”成为文物价值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梳理文物概念涵义的历史演变,及其在学科体系下制度化的过程,阐释文物概念的社会定位及文化意义,探讨文物在实际保护行动中的操作性问题,以资建立历史建筑名录参考。
出处
《丝绸之路》
2016年第4期57-59,共3页
The Silk Road
基金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新人类’的‘文化保育’观研究——以广州本土文化保育运动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1YJC85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