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韩李之争,分歧何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14年10月李华平教授在《语文教学通讯》发表了《迷失在学科丛林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接着,韩军老师在同一刊物上发表《〈背影〉课七说》予以回应。此事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一线教师看韩军老师上课,心潮澎湃;读李教授文章,字字在理。剩下许多困惑,谁对谁错,何去何从?仔细看这两篇文章,我们发现:李教授的评论对像在语文课和韩军老师的《背影》课之间徘徊;韩老师的“七说”着力于对李教授等的个别语句辩驳,各“说”自成一体。
作者
张卓君
机构地区
江苏南菁高级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6年第1期65-70,64,共7页
关键词
分歧
教学课例
特级教师
语文教学
一线教师
《背影》
语文课
韩军
分类号
G62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29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王荣生.
系列讲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第三讲) 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J]
.语文学习,2009(12):17-22.
被引量:48
2
汪洋.
有人文味的语文才是真语文——与李华平老师商榷兼为韩军老师《背影》课例辩护[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5,0(7):144-147.
被引量:1
3
潘璋荣.
“七说”何以七错?——韩军《〈背影〉课七说》评析[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5,0(6):29-32.
被引量:2
4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5
黄忠伟.
理想读者视角下的批评话语分析[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3,25(2):10-14.
被引量:1
6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11期.
7
朱德全,张家琼.
论教学逻辑[J]
.教育研究,2007,28(11):47-52.
被引量:101
8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9
历晶,郑长龙.
课堂教学逻辑的构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278-280.
被引量:56
10
朱佩荣.
季亚琴科论教学的本质(上)[J]
.全球教育展望,1993,23(5):38-45.
被引量:45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朱佩荣.
季亚琴科论教学的本质(上)[J]
.全球教育展望,1993,23(5):38-45.
被引量:45
2
马丁·布伯.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3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3,33.
4
Blommaert, Fairclough, Fairclough, Fairclough, Fowler, R., Gee, J. P. J. Discours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5
N. Language and Power [M]. London:Longman,1989.
6
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 UK: Polity Press,1992.
7
N. Analys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M]. london: Routledge,2003.
8
et al. Language and Control [M]. London: Routledge&Kegan Paul,1979.
9
Social Linguistics and Literacies: Ideology in Discourses. (3rd ed)[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8.
10
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共引文献
229
1
杜静媛,马云鹏,田雪.
“五育”并举进教材:价值意蕴、基本遵循及现实进路[J]
.现代教育管理,2021(10):84-90.
被引量:19
2
李晶.
创设问题链,建构教学逻辑——以“向心力”教学为例[J]
.湖南中学物理,2022(3):40-42.
被引量:1
3
宗加银.
循“序”渐进 彰显逻辑力量——浅谈历史有效教学中“三序合一”原则的运用[J]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3,0(1):29-30.
4
赵虹元.
试论学生课堂话语权利[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20(7):19-20.
被引量:17
5
曹明海.
后现代课程观的新视野[J]
.语文建设,2002(6):4-6.
被引量:6
6
王健.
案例研究式培训中教师的组织技巧[J]
.教育评论,2004(5):63-67.
被引量:3
7
张丽萍,刘建军,何琪.
用后现代主义教学理念塑造生态化创新型课堂[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1):113-116.
被引量:3
8
张丽萍,陈红军,陈风华.
凭借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构建几则教学论点[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5(9):5-6.
被引量:6
9
陈旭远,杨宏丽.
论交往教学[J]
.教育研究,2006,27(9):37-42.
被引量:39
10
钱钧,史兵.
本体论游戏观与体育教学的关系[J]
.体育学刊,2007,14(5):14-18.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6
1
韩军.
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上)——《背影》新解码[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2(1):41-44.
被引量:19
2
李华平.
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4(10):7-12.
被引量:40
3
刘永康,林润之.
回到语文教学的正确轨道上来——就《背影》的教学与韩军老师商榷[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4,0(11):17-21.
被引量:9
4
邢小雷.
由讨论引发的五点思考[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5,0(6):32-33.
被引量:1
5
梁杰.
“教学”世界的重新发现[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7):41-42.
被引量:1
6
陈浩,李清华.
韩李之争:在语文教育的歧路口[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6,0(2):64-6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梁杰.
《背影》之争中的文本问题[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7,0(5):52-55.
1
陈浩,李清华.
韩李之争:在语文教育的歧路口[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6,0(2):64-67.
被引量:1
2
何赐仁.
“反常”切入 授生以“渔”——李华平教授《老王》教学片段赏析[J]
.江西教育(教学版)(B),2016,0(12):50-51.
3
赵兴.
坚守治学正道 坚持理性争鸣——重读李华平《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看“李韩之争”[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0(9):115-117.
4
雷介武.
从写作的角度教“背影”[J]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5,0(10):27-29.
5
杨先武.
语文教学不能再走回头路——与钱梦龙、李华平先生商榷[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5,0(9):61-65.
6
马臻.
谈谈语文之“道”与“技”[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6(4):89-94.
被引量:1
7
汪筱鸿.
三个版本,一种情怀——读李华平教授三堂《背影》课例有感[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6(10):9-11.
8
杨小川.
平中见奇又看山——评李华平教授《背影》教学课例[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6,0(6):48-50.
9
唐锐.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什么?——李华平教授《背影》教学的启示[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6,0(10):15-17.
10
推介词[J]
.东方艺术,2014(7):143-143.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