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秃杉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为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原产于我国贵州东部雷公山、云南西部澜沧江、怒江流域,湖北西部利川等地。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秃杉引种试验、秃杉与其他树种混交、秃杉苗木培育、秃杉种源、秃杉种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秃杉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作者
吴朝学
刘霜莲
蒋凡
彭雪迪
何斌
机构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
广西大学林学院
出处
《林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2期31-34,共4页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引种
混交
苗木
种源
分类号
S79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5
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343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4
1
陶国祥.
秃杉立地定量评价系统的研究[J]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1998,23(3):1-5.
被引量:2
2
胡兴宜,宋从文,张家来.
湖北省秃杉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4):532-535.
被引量:12
3
张新华,鄢洪星,王律军,卜付军,周传涛,柳勇.
豫南引种秃杉生长规律研究[J]
.河南林业科技,2011,31(3):18-20.
被引量:11
4
徐海兵,李晓储,万志洲,黄利斌.
中山陵景区秃杉优良种源引种试验[J]
.林业科技开发,2009,23(1):106-108.
被引量:6
5
章健.
安徽省秃杉引种栽培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2):230-231.
被引量:12
6
俞慈英.
舟山海岛秃杉引种试验[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4,11(1):26-32.
被引量:6
7
陈建新,王明怀,殷祚云,林军,陈木发,梁胜耀.
广东省秃杉引种栽培效果及栽培区划分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2,15(4):399-405.
被引量:36
8
黄承标,曹继钊,吴庆标,韦家国,蒙跃环,李保平.
秃杉林与杉木连栽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量比较[J]
.林业科学,2010,46(4):1-7.
被引量:31
9
王孜昌.
秃杉在贵州省自然生长与引种栽培研究[J]
.贵州林业科技,1995,23(1):8-13.
被引量:12
10
吉灵波,许彦红,李骄,雷阳,梁丽,郭文静.
腾冲县秃杉人工林立地条件与林分生长关系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2014,39(2):147-154.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55
1
郑郁善,林开敏,黄祖清,吴擢溪,陈秀梅.
造林模式效益评价的综合决策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3,13(4):394-400.
被引量:10
2
胡兴宜,宋从文,张家来.
湖北省秃杉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4):532-535.
被引量:12
3
谢文雷.
秃杉人工林密度管理技术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04,17(5):23-25.
被引量:8
4
于大炮,周莉,董百丽,代力民,王庆礼.
长白山北坡岳桦种群结构及动态分析[J]
.生态学杂志,2004,23(5):30-34.
被引量:101
5
王清奎,汪思龙,冯宗炜,邓仕坚,高洪.
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947-1952.
被引量:42
6
李晓储,黄利斌,杨继明,陈冬荣,李阳春,季晓波,许兆华,黄在仁,华自忠,卢洪霖,梁占贵.
秃杉种源苗期地理变异的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1993(2):1-8.
被引量:10
7
李晓储,黄利斌,周玉山,李锡鹏,顾炳贤,王生华.
秃杉引种潜力与生态适应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3,6(3):256-264.
被引量:16
8
戴雨生,李晓储.
秃杉苗枯病的初步研究[J]
.森林病虫通讯,1989(4):4-6.
被引量:3
9
李旭光,熊利民,张吉强.
四川缙云山林下乔木幼苗分布格局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1993,4(2):214-217.
被引量:13
10
赵学农,刘伦辉,高圣义,和爱军.
版纳青梅种群结构动态与分布格局[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3,35(7):552-560.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343
1
江华.
秃杉人工林树冠轮廓及冠幅模型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2023,43(3):1-4.
2
相卫国,郝文芳,李倩.
台湾杉的研究与保护现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S1):132-137.
被引量:1
3
刘光金.
人在“天堂”逛 如何不挨“宰”[J]
.中国保安,2002(10):55-56.
4
朱建华.
秃杉第1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50-52.
被引量:4
5
连勇机.
秃杉引种效果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3):93-96.
被引量:8
6
胡兴宜,宋从文,张家来.
湖北省秃杉立地类型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4):532-535.
被引量:12
7
董铁狮,赵雨森,党宏忠.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水曲柳天然林水源涵养功能[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32(5):1-3.
被引量:13
8
贺根生.
“小高地”战略助广西突破人才困境[J]
.科技信息(山东),2004(10):35-35.
9
漆荣,胡兴宜,宋丛文,张家来.
秃杉组织培养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2005,34(1):1-3.
被引量:2
10
李性苑,李东平.
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统计分析[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3):28-3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1
1
李晓储,黄利斌.
珍稀树种秃杉种质资源迁地保存利用研究[J]
.中国造纸学报,2004,19(z1):383-387.
被引量:2
2
陆继策,陈明久,邱尔发,张玉龙,周江霞.
秃杉大田育苗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S1):128-131.
被引量:4
3
连勇机.
秃杉引种效果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3):93-96.
被引量:8
4
李性苑,李旭光,李东平.
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生态学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3):334-338.
被引量:15
5
王殿遴,章尊三,李秋莲.
运用全息胚原理扦插繁殖秃杉试验[J]
.林业科技开发,1995,9(2):5-6.
被引量:4
6
洪菊生,潘志刚,施行博,吴士侠,游应添.
秃杉的引种与栽培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1997(1):7-14.
被引量:49
7
周宗哲.
安溪秃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报[J]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140-142.
被引量:5
8
雷正菊.
ABT生根粉在扦插育苗上的应用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1997,24(2):32-36.
被引量:20
9
云南省林科所.腾冲秃杉高产林分[J].林业科技通讯,1981(3):23-25.
10
傅华龙,何天久,吴巧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与应用[J]
.生物加工过程,2008,6(4):7-12.
被引量:162
引证文献
3
1
周建红,刘华存,王劲松.
邛崃市山地引种秃杉育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9):166-166.
2
江锦攀.
不同坡位对秃杉生长的影响[J]
.山西林业科技,2020,49(4):27-29.
3
刘同,胡倩,赵天宇,杜克兵,张锐,谷凤平,袁本强.
鄂西北秃杉侧枝扦插试验[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49(10):11-1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艳英,劳承英,申章佑,李素平,陆小静.
3种生根剂对木薯种茎生根及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2,44(4):825-831.
被引量:6
2
卯吉华,卯梅华,贾代顺,景跃波,李勇鹏,李荣波,陈海云,朱代博.
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扦插繁殖技术[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51(7):39-45.
被引量:3
3
余晴,刘同,戴渺鸿,谷凤平,阿米乃,杜克兵.
不同药剂浸种对秃杉低温贮藏种子萌发的影响[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2(1):11-17.
被引量:1
1
刘峻蓉.
云南铁核桃的改良[J]
.北方园艺,2011(20):72-73.
被引量:4
2
解德宏,龙亚芹,张翠仙,陈于福,尼章光,张发明,张永超,杨恩聪.
怒江流域杧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评价与分析[J]
.热带农业科学,2014,34(2):44-49.
被引量:4
3
陈慧泉.
云南西部秃杉生长与土壤的关系[J]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8,18(3):143-158.
被引量:3
4
孙祥,郭成裕.
云南茶花鸡的种质特性[J]
.当代畜牧,2009,38(11):34-35.
5
普绍林.
滇润楠育苗造林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14(6):31-32.
被引量:2
6
章高升,徐圣旺,程志刚,宋平,章俊,吴晓明.
香榧播种育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3):233-233.
被引量:6
7
华中天然植物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秃杉[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1).
8
李炳凯.
正确归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种类[J]
.华东森林经理,2006,20(1):44-45.
9
姜霞,戴晓勇,王进.
贵州东部杉木人工林土壤持水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5):141-142.
被引量:3
10
搞好退耕还林 建设绿色新秭归[J]
.中国林业,2004(02A):25-25.
林业科技通讯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