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精神需求角度看审美的来源与趋向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古至今,美这一概念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关于美的本质的研究贯穿于整部美学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一次美学大讨论围绕着美的本质的观点形成了四大美学流派,奠定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格局。但是美这个概念主观性非常强,人必须了解自己,才能了解自己对客观存在赋予的意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尽管有些观点能得到许多共鸣,获得多数人的赞许,但也只能从经验上而无法从科学上证明其合理性。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如果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类就不会有心思去追求美、创造美。因此,审美更可能来自于人们探寻并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精神需求,这样的需求导致了审美的两种趋向:可掌控的审美和不可掌控的审美。
作者 王伊千 李正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1期62-63,共2页 Aesthet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薛富兴.美学大讨论"的意义与局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1):19-26. 被引量:8
  • 2高尔太.论美[A].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1集1953-1957[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283.
  • 3蔡仪.论美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A].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1集1953-1957[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44.
  • 4朱光潜.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A].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1集1953-1957[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327.
  • 5李泽厚.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A].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1集1953-1957[0].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267-268.
  • 6[美]A·H·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6—47.
  • 7杨恩寰.马斯洛心理学给美学的启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6(6):3-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13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