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与线性思维的关系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工业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就是中心—边缘结构,不仅在一国内部,而且在国际社会中,都普遍存在着中心—边缘结构。当中心—边缘结构以人的思维方式的形态出现时,呈现给我们的则是一种线性思维。线性思维是中心—边缘结构的反映;反过来,线性思维又作用于中心—边缘结构,为其提供支持,使之强化。在20世纪,当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被揭示以后,许多学者试图寻求打破世界中心—边缘结构的方案,但所有的方案都失败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所有要求打破中心—边缘结构的方案都是基于线性思维提出的。不仅现代化理论是建立在线性思维基础上的,而且对现代化理论和世界中心—边缘结构进行批判的各种理论也是基于线性思维的。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随着网络思维的出现、成长,其日益成为人们的思维习惯,在此背景下打破中心—边缘结构的行动方案也将应运而生。
作者 张康之 张桐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8,共9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倪方六.中国古代雾霾天最早出现于何时?[EB/OL](2014-12-05)[2015-02-14].http://www.takefoto.cn/viewnews-245186.html.
  • 2弗里德曼乔.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
  • 3麦克卢汉埃.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 4麦克卢汉埃.没有书面文化的文化[C]//麦克卢汉埃,秦格龙弗.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6.
  • 5马尔尚菲.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65-266.
  • 6哈里森保.第三世界:苦难、曲折、希望[M].钟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38.

同被引文献60

二级引证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