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产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产后抑郁症(PPD)因其严重危害产妇身心健康和婴儿发育而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对产后抑郁症对母儿的影响、研究工具、相关危险因素和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旨在使临床工作者更好的了僻产后抑郁症,以便开展预防保健工作。
作者
李为华
李双力
谭严
机构地区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
出处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6年第1期98-100,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Health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影响因素
研究工具
护理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9
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608
同被引文献
169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85
参考文献
28
1
钱耀荣,晏晓颖.
中国产后抑郁发生率的系统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2):1-3.
被引量:148
2
马莉.
产后抑郁对孕产期妇女影响的临床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12):60-61.
被引量:7
3
李荣萍,王亚娜,张冀莉,郭沂新.
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与产后抑郁的关系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679-1681.
被引量:34
4
李荣萍,闫琦,鲁扬,张秀华.
产后抑郁与婴儿气质的关系[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4):363-365.
被引量:13
5
Lee DT, Yip SK, Chiu HF, et al. Detecting postnatal depression in Chinese women.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Br J Psyehiatry,1998 ,172 :433-437.
6
邓爱文,熊日波,姜婷婷,罗映萍,魏东.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在广州市城区产妇的临界值研究[J]
.临床误诊误治,2014,27(7):101-104.
被引量:22
7
王玉琼,郭秀静.
EPDS在成都地区孕妇产后抑郁筛查中的临界值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2009,25(2):1-4.
被引量:21
8
李蓉.产后抑郁筛查量表的编译、评价及应用.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09.
9
李荣萍,单晋平,石英,孙二琴,鲁扬.
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4):463-465.
被引量:47
10
陆旭.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6):5130-5131.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189
1
李绍敏.
产后抑郁症患者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J]
.山东精神医学,2004,17(3):179-180.
被引量:39
2
潘晓放,卢旨明,肖娟,文燕.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9):28-30.
被引量:81
3
黎莉,高霞.
产妇产后抑郁情况临床分析[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2):224-224.
被引量:17
4
郭素芳,陈丽君.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探讨[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28(9):532-533.
被引量:79
5
王宝珠,王敏,王文瑞,校玉山,郑萍.
早期教育对困难型气质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2):117-118.
被引量:7
6
王静,张文真,何向群,王丽丽,刘广召,徐素欣.
产妇的焦虑程度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影响[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11(2):85-87.
被引量:10
7
范玲,吴连方.
产妇分娩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276-278.
被引量:99
8
颜君,张美芬.
产后抑郁的发病因素与社区护理干预[J]
.中国健康教育,2005,21(7):544-546.
被引量:17
9
蒋立春.
产科抑郁与儿童发展[J]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5,6(1):1-4.
被引量:66
10
金燕志,彭涛,王联,张青.
产后抑郁症的筛查标准及发病因素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1995,10(5):287-288.
被引量:152
共引文献
608
1
陈艳艳,孙梦云,郑睿敏,黄星,杨丽.
孕产期产妇的焦虑状况对其产褥期健康影响的纵向研究[J]
.心理月刊,2023(9):12-14.
2
刘浩,王兰兰,张玉琴.
云南省两所妇幼保健院320名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的研究[J]
.心理月刊,2022(1):221-222.
3
牛晓倩.
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产后恢复的影响研究[J]
.心理月刊,2020,0(3):96-96.
被引量:2
4
俞娜,李凤仪,陈启亮,黄碧欣,刘雁红,谭健娜.
解郁通阳汤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6):60-61.
被引量:1
5
温丽娟.
产后抑郁的心理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31):29-30.
6
尚娜.
60例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6):13-13.
7
谢琰.
导乐仪GT-4A在临床分娩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27):403-404.
8
张旭平.
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4):362-363.
9
张文君.
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J]
.糖尿病天地,2018,15(8):295-296.
10
沈婷.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J]
.今日健康,2016,15(11):267-267.
同被引文献
169
1
刘宏,李霞,赵爱丽,孙丹,刘玉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延续护理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8):867-869.
被引量:55
2
常姣娥,张蕴,崔丽侠,亢万虎.
产后抑郁症患者胎盘激素的变化[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6):342-344.
被引量:39
3
李丽萍,兰敬昀,华金双,孙忠人.
针刺百会和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J]
.中医药学报,2006,34(2):52-53.
被引量:29
4
张慧琳,李乐之.
三种国外产后抑郁量表应用的比较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186-188.
被引量:46
5
苏楠.
妊娠期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7):542-545.
被引量:9
6
姚晓彦,赵荣山,王姣姣.
基于女性主义的城市空间设计新论[J]
.四川建筑,2007,27(6):59-60.
被引量:6
7
胡文胜,张治芬.
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1):29-31.
被引量:10
8
张小松,赵更力,陈丽君,狄江丽.
产后抑郁发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2):3062-3065.
被引量:39
9
韩爱卿,单瑞芹,李娟.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2):3181-3183.
被引量:7
10
徐进,徐万宇,周勇.
哮喘合并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3):1349-135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8
1
王雁,曾亮.
海马区域核磁共振成像特征在普通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中的差异比较[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7,45(4):412-415.
被引量:10
2
纪艳丽,康春梅.
产后抑郁情绪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关系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17,31(7):2524-2526.
被引量:7
3
唐越.
延续性护理在产后抑郁中的护理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5):166-168.
被引量:7
4
赵洪涛,赵菊.
自主神经功能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6):86-88.
被引量:5
5
张贵锋,吴晓玲,曾统军,于玉珊,曾艺文,李力强.
通元针法联合隔药盐灸神阙对产后抑郁大鼠行为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8,34(8):1262-1266.
被引量:28
6
张小艺,杨伟雄,段开明.
产后抑郁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3):76-78.
被引量:4
7
李新颜,吴粤秀.
妇幼保健团队QQ在线健康维护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158-160.
被引量:1
8
蒋艳.
产后抑郁症相关研究进展[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13):196-197.
被引量:8
9
王翠云.
情绪评估及个性化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自我效能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18,42(8):829-830.
被引量:3
10
侯惠娟,邹红霞.
陕西地区女性产后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10):1344-1346.
被引量:31
二级引证文献
185
1
张柏扬.
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患者NIHSS评分与MMP-P变化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20(8):337-339.
2
樊友莉,胡苑,余芳,马娟,宋艳杰.
剖宫产产妇产褥期感染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31(23):3642-3646.
被引量:6
3
莫海霞,张华,蓝雪琴,梁婉桃,王梦莹.
产后抑郁与肠道菌群相关性中西医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20(9):193-196.
被引量:1
4
邓小峰,罗巧,赖丽丽,郑莹,康滢,徐琳,杨爱初.
电针治疗对职业性噪声聋并发抑郁症状患者皮质醇与炎性因子影响[J]
.中国职业医学,2020(3):324-328.
被引量:3
5
赵荣瑶,王瑶.
同伴支持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运用的研究进展[J]
.心理月刊,2023(14):215-217.
6
刘霞.
归脾甘麦汤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气血两虚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
.心理月刊,2022(7):96-98.
被引量:7
7
魏奎,张莉,满洪长.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2(5):71-73.
被引量:2
8
郭婷婷,刘芳.
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关系的研究[J]
.心理月刊,2021(1):85-86.
被引量:3
9
孙红玲.
分析针对性心理护理降低应激事件和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J]
.心理月刊,2020,0(6):123-123.
被引量:1
10
廖娟,李静,蔡晓青,罗萍,池春丽,曹栋,刘春凤,吴煜,赵楠.
揿针联合中医五行音乐改善晚期肿瘤相关抑郁状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8):2702-2709.
被引量:21
1
张巍,安力彬,刘媛.
产后抑郁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227-2229.
被引量:44
2
张爱军.
产后抑郁,受“伤”的不只是母亲[J]
.解放军健康,2002(4):22-22.
3
谭晶波.
脑卒中的预防和康复[J]
.医学信息,2011,24(4):696-697.
4
郎森阳.
老年患者首发抽搐的诊断和处理[J]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8,10(1):6-10.
被引量:9
5
张继红.
120例足月妊娠头先露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J]
.右江医学,2007,35(5):572-573.
被引量:4
6
熊伟,贺桔英,肖建春.
心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探讨[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32(2):149-149.
被引量:12
7
马用琴.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17):172-173.
被引量:2
8
唐英,许良智,乔林,张波.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因素与治疗[J]
.西部医学,2007,19(2):301-303.
被引量:8
9
张建,赖睿佳.
妊娠合并颅内出血[J]
.广东医学,2000,21(2):144-145.
被引量:1
10
李云鹏.
探讨心脑血管病病人的早期预防和营养[J]
.中国保健营养,2015,25(7):26-26.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