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曾点之志与儒家“仁”的践行方式——关于《论语·侍坐》的重新解读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历代学者对《论语·侍坐》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在儒学发展史上,程、朱一致把常人曾点拔高为圣贤,这与常识不符。宋以后很多学者对孔子"与点"作失落情绪解读,忽略了原始儒学强调"能近取譬"这一"仁"的践行方式。作为原始儒学的核心价值"仁",有着"博施济众"与"能近取譬"两方面的践行方式,本文通过讨论曾点志向与"能近取譬"的一致性,以此推测这是孔子"与点"的原因。
作者 李汉兴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4,共7页 Academ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1页.
  • 2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84页.
  • 3黎靖德.《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87页.
  • 4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第924页.
  •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3页.
  • 6龚杰:《王艮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2页.

共引文献175

同被引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