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21年广州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论战"乃至"分裂",实际上是"主义"分歧掩盖下的现实利益冲突。1920年初,柏伟烈、维经斯基等人在华工作的开展虽为"安(那其)-布(尔什维克)联合"创造某种契机,却终因陈独秀赴粤主持广东教育改革而归于泡影。究其原因,同样身处"教育界"谋生的无政府主义者,对陈独秀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职权"之忌惮已远胜于"主义"分歧。在无政府主义者眼中,陈独秀的"权势"不仅对"无政府主义"宣传造成空前压力,更将涉及粤省教育界势力划分,危及众人"饭碗";在陈独秀等马克思主义者眼中,从借故挑起事端的"晨报社",到风潮迭起、谣言不断的"广东高师改隶",背后皆有无政府主义者的身影。无论两派是否真的存在"理论"争执,现实中早已势成水火。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史研究"(10JJD7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