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公众参与已成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提升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并为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分析了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公众参与机制的优化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
毛晓红
机构地区
宁夏智诚安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出处
《科技与创新》
2016年第6期67-67,71,共2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机制
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污染
分类号
D92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1
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汇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2
章家文.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信息公开制度[J]
.法制与社会,2008(22):208-209.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朱谦.
环境知情权的缺失与补救——从开县井喷事故切入[J]
.法学,2005(6):60-66.
被引量:23
2
(瑞典)托马斯·思德纳著,张蔚文,黄祖辉.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蔡守秋.欧盟环境政策法律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
李玉文,孙洪刚.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现状和对策[J]
.环境科学动态,2004(1):3-5.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8
1
何佩璊.
浅谈公众参与三“义”—涵义、意义及建议[J]
.四川建材,2012,38(6):295-296.
被引量:1
2
赵琼.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路径选择[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1):163-163.
被引量:1
3
孟惠萍,牛志睿.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2):78-81.
被引量:14
4
李璐,臧小昊.
完善我国环境评价信息公开制度[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6):25-25.
被引量:1
5
秦一晔,丁凯扬.
浅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共参与[J]
.广州化工,2014,42(14):156-158.
6
曹慧芳,彭兵.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机制分析[J]
.湖南林业科技,2014,41(6):117-120.
被引量:2
7
杨蕾.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探究[J]
.能源与节能,2015(10):111-112.
8
冯波.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信息公开制度[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1(6):157-15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宣兆凯.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的道德价值基础——来自道德社会学视角的思考[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2):11-14.
被引量:4
2
曾圣钧.
国内外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述评[J]
.价值工程,2011,30(5):209-210.
被引量:7
3
梁文聪.
浅谈如何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J]
.技术与市场,2012,19(4):229-230.
被引量:5
4
朱德米,平辉艳.
环境风险转变社会风险的演化机制及其应对[J]
.南京社会科学,2013(7):57-63.
被引量:19
5
郭四代,张华,郭杰,逯承鹏.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环境污染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
.生态学杂志,2018,37(2):471-481.
被引量:21
6
凌晶,廖灵莉.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机制的比较与借鉴——以加拿大为例[J]
.对外经贸,2018(1):105-108.
被引量:5
7
翟慧泉.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2018(9):42-4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钱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33(12):162-162.
被引量:2
2
李兵华,朱德米.
环境保护公共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环保举报热线相关数据的分析[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1):118-128.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陈英,董树杰,张孝宁.
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J]
.区域治理,2019,0(39):63-65.
被引量:3
2
王建华,沈旻旻,朱淀.
环境综合治理背景下农村居民亲环境行为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7):128-139.
被引量:29
3
周亚雄,张蕊.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制与效应——基于中国CGSS的经验观察[J]
.环境经济研究,2020,5(3):76-97.
被引量:11
4
张幸.
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J]
.绿色环保建材,2020(12):47-48.
被引量:8
5
周夏飞,曹国志,於方,徐泽升,周颖,杨威杉,藏楠.
基于风险场的化工园区累积性大气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
.能源环境保护,2021,35(4):96-102.
被引量:3
6
翁艺青,黄可扬,黄森慰.
基于自我概念的农户环境角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6(1):28-34.
被引量:1
7
张会恒,马凯翔.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机制的发展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QCA)[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3):30-42.
被引量:4
8
周夏飞,曹国志,於方,杨威杉,徐泽升.
黄河流域水污染风险分区[J]
.环境科学,2022,43(5):2448-2458.
被引量:10
9
张波.
后环境时代视域下的环境治理机制研究——以公私执法机制为视角[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37(6):79-87.
10
崔浩男,郑晓丹,邵亚伟.
公众参与数字人文项目的影响因素[J]
.图书馆论坛,2022,42(8):138-147.
被引量:4
1
钱正超.
浅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化工管理,2016(21):129-130.
2
张凡凡,王谦菲.
政府微博对话传播探析[J]
.知识经济,2013(24):16-17.
3
徐媛媛.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分析[J]
.大连干部学刊,2016,32(6):14-20.
被引量:2
4
宋午子.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6):65-65.
被引量:1
5
林宇.
论检察委员会决策机制的优化[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4(6):98-99.
6
胡传铃.
浅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乡镇企业经营机制的优化[J]
.地方政府管理,1993(2):23-27.
7
杨桦.
公务员素质保障机制的优化[J]
.学习月刊,2005(7):15-16.
被引量: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9(25):4-7.
9
邓洪涛.
试论相对不诉机制的优化[J]
.中国检察官,2006(10):30-33.
被引量:2
10
周琦,毛晶晶.
全面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09(09X):220-220.
科技与创新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