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信朋友圈交易及其《消法》适用问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微信用户数量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微信"朋友圈"逐渐变成"生意圈",这一非专业、零门槛、没有评价系统和支付担保的网购平台暴露出假货盛行、劣质商品泛滥、退货难、维权难等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当卖家的行为事实上构成经营行为时,交易双方已形成经营与消费的关系,其行为应受《消法》规制,从而契合《消法》的立法目的,更好地维护买家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作者
滕佳慧
机构地区
杭州师范大学
出处
《商场现代化》
2016年第4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微信交易
法律关系
消法
分类号
D923.8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66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8
1
李洞明.
朋友圈变生意圈 微信购物维权难[J]
.中国防伪报道,2014,0(9):31-33.
被引量:2
2
王强.
微信朋友圈购物当心“杀熟”[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5(4).
被引量:1
3
陶柳青.微信交易是否应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之我见[J].法制博览,2015.
4
阿拉木斯.网络交易法律实务(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85-188.
5
张旖琳,束珊,古国妍,李飞亚.
自媒体平台交易的法律规制——以微信朋友圈购物为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27):79-81.
被引量:4
6
梁慧星.民法总论(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7
张君.
职业私人海外代购的法律属性及其立法规制[J]
.法制与经济,2014,23(2):82-83.
被引量:12
8
王利明.
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J]
.政治与法律,2002(2):3-12.
被引量:351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丁彩霞.
消费者运动与近代民事立法的变革[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S1):113-117.
被引量:5
2
肖强.
消费者权益保护三题[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39-42.
被引量:3
3
陈运雄.
论消费者的概念[J]
.求索,1998(4):38-40.
被引量:21
4
王利明.
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J]
.政治与法律,2002(2):3-12.
被引量:351
5
许建宇.
完善消费者立法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
.浙江学刊,2001(1):152-155.
被引量:25
6
杜红卫.
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1):95-97.
被引量:5
7
黄明艳.
浅论工商部门网络监管立法[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2):116-118.
被引量:2
8
邓新民.
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
.探索,2006(2):134-138.
被引量:450
9
储皖中.《打假更须用足法》.《法制日报》,1996年10月16日.
10
梁慧星.《关于消法四十九条的解释适用》,《人民法院报》2001年3月29日.
共引文献
366
1
黄莹莹.
“知假买假”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J]
.中外企业家,2020,0(2):251-251.
2
李欢,徐偲骕.
从“用户”到“信息消费者”——数字劳动视野下的社交平台用户权益保障[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1(2):30-48.
被引量:2
3
张鑫,宋进,彭诗傲.
允许抑或禁止:外卖进校的法律问题分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9):68-69.
被引量:2
4
牛盼盼.
知假买假适用消法惩罚性赔偿——经营者角度切入[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5):253-254.
被引量:1
5
赵斐斐.
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87-90.
被引量:1
6
查华.
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特别保护原则[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7):40-44.
7
蒙微.
美、日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借鉴[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4):97-99.
被引量:5
8
游钰.
论我国消费领域中的惩罚性赔偿责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为视角[J]
.海峡法学,2011,13(1):53-57.
被引量:2
9
刘雁鹏.
以法律解释为手段分析王海打假[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82-85.
被引量:1
10
王长军,王果.
消费者主张十倍赔偿的构成要件[J]
.人民司法,2012(4):76-8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
1
陈雪松.
浅析消费者知情权内涵及保护[J]
.现代交际,2010(11):11-11.
被引量:1
2
李桂娟,赵继伦.
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缺失的危害及应对[J]
.中国经贸导刊,2011(17):82-83.
被引量:2
3
葛江虬.
论消费者无理由退货权——以适用《合同法》条文之解释论为中心[J]
.清华法学,2015,9(6):95-116.
被引量:24
4
杨紫烜.
关于依法治国与经济法的若干问题[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1):79-83.
被引量:5
5
牟汐雅.
C2C微商监管建议[J]
.法制与经济,2017,26(2):55-57.
被引量:2
6
郭子瑜.
试论微商法律主体地位的确认[J]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6(10):10-1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吕凯,耿康宁.
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规则对微商的适用问题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S1):24-2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牛月月.
退换货视角下电子商务发展策略优化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1):27-30.
被引量:1
2
赵熙.
新型微商营销模式的纵向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20(22):61-63.
被引量:1
3
周子逸.
消费者后悔权制度比较研究[J]
.北方经贸,2021(10):69-72.
4
郭楠,王昭辉.
微商自制食品安全的法律分析与治理对策[J]
.食品科学,2022,43(19):375-381.
被引量:2
5
郑飞,夏晨斌.
系统论法学视野下的元宇宙法律治理研究[J]
.河北学刊,2023,43(2):205-215.
被引量:1
6
龙富鸿.
微商网售自制食品安全:法律挑战与治理对策探析[J]
.电子商务评论,2024,13(4):2527-2533.
1
本刊编辑部.
带着《旅游法》去旅行[J]
.检察风云,2014(10):6-8.
2
李少展.
1号店和亚马逊“无理由退货”限制多[J]
.消费者报道,2015,0(6):65-66.
3
泰安.
新消法,新企盼[J]
.上海质量,2014(3):1-1.
4
殷浩亮.
关注饥饿营销模式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4(10):41-44.
5
郑云.
浅析新消法存在之不足[J]
.新丝路(下旬),2016(12):56-56.
6
石海娥,秦岭.
贯彻新消法 企业在行动[J]
.光彩,2015,0(10):12-13.
7
榜上有名[J]
.中国电信业,2014(4):62-63.
8
超市购物小心“五大陷阱”[J]
.中国防伪,2004(5):8-8.
9
叶岩.
劣质蔬菜巧识别[J]
.城市技术监督,2001(4):59-59.
10
张剑,李良彬.
浅析新消法实施下的网络消费维权[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4,0(12):40-42.
商场现代化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