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先秦时期的芦苇文化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芦苇是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和丰盛的草本资源。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对芦苇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时显现着芦苇的身影,或用于建筑,或用于工程,或用于室内生活用品,或用于表达一定的情怀。芦苇的社会实用性我国人民使用芦苇至少有7000多年的历史,尤以芦苇编席绞绳、用作建筑材料的历史最久,新石器遗址即发现芦席、芦泥土块。新石器时代南方的干栏建筑中,有使用芦苇的痕迹。
作者
陈智勇
机构地区
中州大学
出处
《寻根》
2016年第2期7-12,共6页
Root Exploration
关键词
建筑材料
室内生活
白露为霜
编席
安阳小屯
秦风
董安于
卫风
豳风
隐逸思想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4
1
温志良.
香蒲植物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J]
.环境,2008(S1):76-77.
被引量:2
2
孙德海,刘勇,陈光唐.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J]
.考古学报,1981(3):303-338.
被引量:133
3
韦琳.
古典诗词中的芦苇意象探究[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9(27):60-62.
被引量:3
4
张长青.
沿淮洼地生态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3):1-2.
被引量:2
5
魏巍,尚富德.
芦、荻考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15-19.
被引量:6
6
王萌,王玉彬,陈章和.
芦苇的种质资源及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0,16(4):590-595.
被引量:27
7
李砚祖.
“材美工巧”:《周礼·冬官·考工记》的设计思想[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5):78-81.
被引量:49
8
武宇林.
中日端午民俗文化比较[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8-62.
被引量:5
9
王文忠.
阜南县柳编产业的历史沿革及工艺发展[J]
.新闻世界,2011(7):312-313.
被引量:11
10
王辉.
浅谈采煤沉陷区湿地生态修复[J]
.治淮,2012(11):46-4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王勇,杨金梦.
探析黄河三角洲地区芦苇画的传承与发展[J]
.大观(论坛),2019,0(11):38-39.
2
周小春,王明胜,李海峰,张颖.
皖境淮河流域湿地文化探讨[J]
.安徽林业科技,2021,47(2):3-9.
3
高相如.
基于苇编价值的创新性发展研究[J]
.中华手工,2022(12):84-87.
4
田娅玲.
蒲苇的文化内涵研究[J]
.广东园林,2023,45(2):89-92.
1
秦风与他的志业[J]
.国家人文历史,2011(4):7-7.
2
吴婷.
秦风:以图片为历史作证[J]
.中国报道,2006(1):106-108.
3
沈乔.
浅论董安于、尹铎对晋阳城的贡献[J]
.太原大学学报,2003,4(4):7-10.
被引量:1
4
周薇.
《豳风·七月》反映的先周社会[J]
.青年时代,2015,0(22):4-4.
5
张珍.
女人何时始称丈夫为“老公”[J]
.读天下,2016,0(8):45-45.
6
王辉斌.
孟浩然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襄樊举行[J]
.文学遗产,2004(4):22-22.
7
康耀先.
太原史话[J]
.文史月刊,2002(5):36-37.
被引量:2
8
谭慧存.
关于士人隐逸思想的研究述评[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40(2):49-53.
9
高洪波.
宋钱趣谈[J]
.新读写,2005(10):18-18.
10
谭慧存.
先秦隐逸思想浅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2):20-24.
寻根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