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拉克劳与墨菲领导权理论之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审视放置在拉克劳与墨菲的领导权理论关照下,力图在厘清两者契合依据的基础上,从"必须不断地被捍卫"的领导权、构建等同链条,寻找普遍性、接合发挥作用的机制、"修辞变化构成了话语性"、作为"独一无二的、不可化约的、历史经验的积淀物"的传统等方面探析拉克劳与墨菲领导权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作者
杜红燕
机构地区
南方医科大学
出处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4-216,共3页
关键词
领导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话语
等同链条
分类号
B512.7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4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孙民.
“新领导权”理论:“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后现代转向”——“新葛兰西主义”代表拉克劳、墨菲“新领导权”理论概要[J]
.理论月刊,2012(10):180-184.
被引量:4
2
[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鉴传今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3
付文忠.
后马克思主义话语理论的哲学基础剖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75-80.
被引量:3
4
Raymond Williams: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112.
5
Stuart Hall and Tony Jefferson (eds)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 London:Hutchinson, 1976, pp.40-41.
6
周凡.
从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下)——拉克劳与莫菲思想演进的全景透视[J]
.学术月刊,2008,40(7):35-45.
被引量:2
7
Laclau and Mouffe,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Verso, 1985, p111.
8
Ernesto Laclau, 'Glimpsing the Future', in Simon Critchley and Oliver Marchart (eds), Laclau: A Critical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2004, p306.
9
[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3-94页.
二级参考文献
64
1
周凡.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5):20-31.
被引量:41
2
付文忠,孔明安.
新霸权理论与后马克思主义的解构逻辑[J]
.哲学研究,2007(2):36-41.
被引量:6
3
Toring. New Discourse Theorise: laclau, Mouffe and gizek [M]. Oxford Blackwell, 1998 : 92.
4
Mark Devenny. Ethics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Theory: Between critical theory and post Marxism [M]. Routledge 2004 : 90.
5
Laclau 'Discourse'[C]. in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Con 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Goodin Pettit, ed. Blackwell, 1994: 435.
6
Ernesto Laelau. New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of Our Time[M]. London: Verso,1991.
7
Post-Marxism: A Reader[M]. ed. by Stuart Sim, Great Britai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8.
8
Geras, Norman. Post-Marxism? [J]. New Left Review, 163(1987),p66.
9
R. Rorty. Consequences of Pragmatism[M]. Minneapolis, USA. 1982: 167.
10
[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M].王恒,臧佩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
8
1
徐翔,邝明艳.
接受与效果研究中的“潜文本”——文学理论与传播研究的交叉视角[J]
.文艺理论研究,2010(1):121-124.
被引量:15
2
沈朝华.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对恩斯特·拉克劳和查特尔·墨菲意识形态理论的探究[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5):1-5.
被引量:1
3
王晓升.
新社会运动“新”在何处——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思考[J]
.学术月刊,2011,43(2):13-21.
被引量:7
4
韩欲立.
唯物主义的动摇:思想构境论的后马克思主义精神症候——评张一兵教授与王金福教授关于“思想构境论”的争论[J]
.晋阳学刊,2011(6):50-56.
被引量:2
5
陈国富.
颠倒与批判:马克思批判思想的突破与反思[J]
.探索,2012(2):164-167.
6
张秀琴.
作为“学术景观”的现实和作为“现实”的学术景观——2012年国内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J]
.学术研究,2013(6):1-8.
被引量:1
7
常彩霞,孙民.
回到马克思的自由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由理论探微[J]
.党政干部学刊,2014(8):4-10.
8
杨德霞,陈茂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导权研究综述[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1):34-41.
1
马建武,宋绮辛.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探析[J]
.青海社会科学,2007(5):94-97.
被引量:1
2
刘富胜.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术研究的辩证关系[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5):73-77.
3
王璐.
《诗经》中“柔”的文化探析[J]
.西安社会科学,2010,28(5):125-126.
4
孟丹丹,韩秋红.
拉克劳与墨菲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构及其理论的建构[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9):25-28.
5
邹华.
中西美学的文化探源[J]
.求是学刊,1999,26(4):76-81.
被引量:4
6
李海燕.
“自然人化”探微——评李泽厚的“自然人化”观[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3):375-376.
7
李海龙.
《国语》中尚德文化探析[J]
.心事,2014(12):123-123.
8
高远.
后马克思主义“激进民主”理论的政治路径辨析[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81-84.
被引量:1
9
龚长宇.
道德社会化探析[J]
.伦理学研究,2009(6):50-54.
被引量:7
10
曾涛.
拉克劳与墨菲“话语理论”的批判解读[J]
.理论界,2015(10):89-94.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