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证据收集问题探析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证据收集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当事人能否赢得一场诉讼,同时也决定了法律能否最大程度的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证据的意义以及证据收集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证据收集的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
作者
曹纪庚
李军灵
机构地区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人民检察院
出处
《中国检察官》
2016年第1期72-74,共3页
The Chinese Procurators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侵权诉讼
证据收集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蒋佳川,马洪伟.
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取证方式研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9):103-105.
被引量:3
2
黄山.
论我国海关处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制度的完善[J]
.科教文汇,2008(1):115-115.
被引量:1
3
陶建国,时阳.
泰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解决制度及启示[J]
.保定学院学报,2013,26(3):35-39.
被引量:1
4
江波,张金平.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相关问题研究[J]
.科技与法律,2009(5):85-88.
被引量:4
5
谢宁.
知识产权侵权保全证据公证的难点与对策[J]
.中国公证,2007(4):44-4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宋英辉,吴宏耀.
意见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四[J]
.人民检察,2001(7):60-62.
被引量:9
2
刘红.
浅析知识产权技术鉴定程序[J]
.电子知识产权,2004(11):44-48.
被引量:6
3
胡卫平.
专家证据的可采性——美国法上的判例和规则及其法理分析[J]
.环球法律评论,2005,27(6):709-718.
被引量:19
4
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马兹河,何剑.
司法鉴定听证制度构架刍议[J]
.中国司法鉴定,2007(4):53-56.
被引量:7
6
张帆.知识产权诉讼证据的收集[EB/OL].http://lovelawzf.blog.163.com/blog/static/121825752209101633214783/,2009-11-16.
7
吴鹏飞.如何进行知识产权的调查取证[EB/OL].http://www.164164.com/wm/dcqz.asp,2010-04-25.
8
许永俊.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调查取证问题研究[EB/0L].http://law.cacbo.com/show.php?contentid=32133,2009-09-27.
9
知识产权诉讼证据[EB/OL].http://www.365ipr.com/lnwen/209.html,2008-09-03.
10
黄晖,张树华,夏志泽.我国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证据问题[N].中国工商报,2010-03-18.
共引文献
5
1
王琳.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的证据收集问题研究[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6):78-81.
被引量:2
2
韩晓林.
浅述知识产权司法鉴定[J]
.科技信息,2012(28):1-1.
被引量:1
3
倪晨华.
知识产权证据保全公证[J]
.才智,2012,0(22):5-6.
被引量:1
4
陈峥嵘.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技术问题查证机制探索[J]
.西部法学评论,2016(1):77-84.
5
黄钰鹏.
论商标的诉讼保护--以佛山陶企为例[J]
.佛山陶瓷,2020,30(3):35-40.
同被引文献
23
1
关保权,吴行政.
庭前证据交换规则在我国的确立及证据失权问题研究[J]
.人民司法,2001(9):22-25.
被引量:6
2
黄松有.
证据开示制度比较研究──兼评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的证据开示[J]
.政法论坛,2000,18(5):103-115.
被引量:45
3
王琳.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的证据收集问题研究[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6):78-81.
被引量:2
4
金永恒.
关于我国建立答辩失权制度的思考[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5):72-76.
被引量:6
5
黄国新.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研究[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9(1):133-141.
被引量:14
6
郭云忠,张晓薇.
变迁与循旧:历史视野中的美国证据开示程序——主论1997年证据开示改革的未果[J]
.金陵法律评论,2003(1):120-124.
被引量:2
7
柯阳友.
证明权与当事人收集证据制度[J]
.法学杂志,2007,28(2):100-103.
被引量:9
8
廖志刚.
论专利侵权诉讼证据制度[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23-27.
被引量:4
9
李华.
美国的证据开示规定及其借鉴作用[J]
.理论探索,2009(4):138-140.
被引量:7
10
余晖.
知识产权诉讼证据保全制度研究[J]
.人民司法,2010(9):91-9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宋亦淼.
专利侵权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研究[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7,14(1):91-97.
被引量:2
2
魏波.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证据收集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10):219-220.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军.
美国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J]
.荆楚学刊,2018,19(5):83-86.
被引量:1
2
王艺.
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研究——以美国法为参照对象[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36-40.
被引量:1
1
龚倩,蒋益芬.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析[J]
.情报探索,2012(10):38-40.
2
毛禾枫.
论举证责任倒置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的适用——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一些思考[J]
.法制与经济,2010,19(8):60-61.
被引量:1
3
彭晨曦.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初探[J]
.科技与法律,2006(4):52-54.
4
王东勇.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公证购买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公证,2009(1):40-43.
被引量:1
5
汤黎明,陈惠珍,徐俊.
浅议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J]
.电子知识产权,2003(12):33-36.
被引量:1
6
张耕,王淑君.
知识产权诉讼中律师费应有限转付[J]
.人民司法,2014(9):97-101.
被引量:8
7
王双厚,张学敏.
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09(7):64-64.
被引量:2
8
孙艳,洪碧蓉.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的事案解明义务[J]
.人民司法,2016(22):97-101.
被引量:3
9
崔起凡,肖夏.
也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的悬赏取证[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5):53-58.
10
黄元超.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犯罪构成及证据收集初探[J]
.青春岁月,2012,0(16):292-293.
中国检察官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