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道教隐喻研究的内涵与价值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道教文献向来难读,历代注释歧义百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道教思想是建立在隐喻概念之上。这些隐喻概念潜在地制约着道教理论推论的起点和方向。考察道教隐喻的构成理据,对道教隐喻概念的相互关系、定名、内部层次、语义系统进行研究,建设道教隐喻语料库,不仅在道教语言研究、道教词典编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开拓道教学新的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具有重要价值。论文对国内外的道教隐喻研究、道教隐喻的识别、道教隐喻语料库建设的基本原则及语料库结构、道教隐喻语料库研究的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作者 赵静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8,共6页 Religious Studies
基金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编号:LYC14-31)成果
关键词 道教 隐喻 语料库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2

  • 1葛兆光.《青铜鼎与错金壶-道教语词在中晚唐诗歌中的使用》,葛兆光著.《中国宗教、学术与思想散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页.
  • 2詹石窗.符号学在宗教研究中的应用初探[J].宗教学研究,1995(3):61-66. 被引量:3
  • 3Paul R. House ed., Beyond Form Criticism:Essays in Old Testament Literary Criticism, Indiana: Eisenbrauns Press, 1922, p. 53.
  • 4汪堂家.隐喻诠释学:修辞学与哲学的联姻——从利科的隐喻理论谈起[J].哲学研究,2004(9):71-77. 被引量:38
  • 5劳格文.《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领域的转变、启迪与中国文化》,《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通讯》1999年第4期,第1-3页.
  • 6Stephen R. Bokenkamp, "What Daoist Body," in Purposes, Means and Convictions in Daoism, edited by Florian C. Reiter, Wiesbaden: HarrassowitzVerlag, 2007, p. 144.
  • 7Stephen R. Bokenkamp, "Sackcloth and Ashes: Self and Family in the TutanZhai," in Scriptures, Schools and Forms of Practice in Daoism , edited by Poul Andersen & Florian C. Reite.,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05, p. 43.
  • 8贾辰阳.中西语言差异视角下的道教存思术的特质[J].郑州师范教育,2014,3(2):74-78. 被引量:1
  • 9Neignan, "A Corpus-based research into metaphor," in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 edited by Cameron, L& Low, 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2001, pp. 177-199.
  • 10Steen G J., A Method for Linguistic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10, pp. 21-24.

二级参考文献65

共引文献12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