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陈涌泉“当代戏曲”的文化立场与本体意识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中国戏剧之"河南现象"的标识性人物,陈涌泉的戏曲创作实现了当代立场与戏曲本体的交融互渗,堪称"当代戏曲"的典型代表。人文理念的当代呈现和时代精神的勇敢担当体现着陈涌泉剧作的文化立场,美学精神的顽强坚守和戏剧文体的大胆探索体现着陈涌泉剧作的本体意识,二者交相辉映,共同彰显出陈涌泉"当代戏曲"的精神品格和美学追求。
作者
穆海亮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5,共8页
关键词
陈涌泉
“当代戏曲”
文化立场
本体意识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陈涌泉.
在戏剧中寻找真实——《风雨故园》创作札记[J]
.剧本,2006(5):44-45.
被引量:4
2
陈涌泉.
重视传统剧目的改编与创新[J]
.新世纪剧坛,2012(3):12-1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
1
田平平.
女性视角下豫剧《风雨故园》的人物形象分析——以朱安为例[J]
.戏剧之家,2018(12):34-34.
2
姬学友.
鲁迅的文学遗产与河南戏曲[J]
.鲁迅研究月刊,2021(11):52-63.
被引量:7
3
王璐瑶.
《风雨故园》对豫剧现代戏创作传统的继承与突破[J]
.四川戏剧,2023(7):23-25.
同被引文献
9
1
吴民.
20世纪戏曲生态嬗变的路径抉择——启蒙立场、移风易俗与现代化[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3):24-44.
被引量:1
2
陈涌泉.
阿Q与孔乙己 (根据鲁迅小说《阿Q正传》、《孔乙己》改编[J]
.剧本,2002(2):48-67.
被引量:3
3
陈涌泉.
《阿Q与孔乙己》的成因[J]
.剧本,2002(9):65-66.
被引量:11
4
张新元.
简论鲁迅与中国戏曲[J]
.鲁迅研究月刊,1991(12):4-12.
被引量:7
5
刘家思,周桂华.
论鲁迅与绍兴戏的互动关系[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6):1-7.
被引量:7
6
陈涌泉.
我的农民工兄弟 《都市阳光》创作谈[J]
.剧本,2017,0(6):95-96.
被引量:4
7
傅学敏.
1928—1948:“民族魂”与鲁迅影像的生成[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39-45.
被引量:1
8
姬学友.
鲁迅的文学遗产与河南戏曲[J]
.鲁迅研究月刊,2021(11):52-63.
被引量:7
9
王绍凯,陈涌泉.
激活鲁迅文学遗产的戏曲探索 剧作家陈涌泉访谈[J]
.中国戏剧,2022(1):25-3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穆海亮.
进不了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豫剧《都市阳光》的现实观照与悲悯情怀[J]
.艺术广角,2018(4):47-52.
2
武咏梅.
戏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以曲剧《阿Q与孔乙己》为例[J]
.中国戏剧,2020(6):65-66.
3
杨志敏.
文学经典的再现与戏曲舞台的建构——从曲剧《鲁镇》看鲁迅作品的戏剧化改编[J]
.东方艺术,2022(2):48-53.
被引量:1
4
穆海亮.
曲剧《鲁镇》:守鲁迅之正,创戏曲之新[J]
.艺术评论,2023(9):46-53.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常晓灿,于小飞.
鲁迅先生文学经典的艺术诠释——以曲剧《鲁镇》为例[J]
.国学(汉斯),2024,12(2):147-151.
1
毛时安.
思如涌泉 看戏人眼中的剧作家陈涌泉[J]
.剧本,2015,0(11):53-55.
2
钟伟华.
从《虹》看劳伦斯的性爱观[J]
.台州师专学报,1998,20(4):8-12.
被引量:3
3
刘岳华.
生命的本体意识张炜中篇小说《远河远山》的主体意识[J]
.黄河文学,2003(5):98-100.
被引量:1
4
郑永勤,郑雯.
涌泉叮咚成江海——解读青年剧作家陈涌泉[J]
.剧本,2005(12):63-65.
5
刘志荣.
“我始终欣喜有一道光在黑夜里”——多多论[J]
.中外诗歌研究,2014(3):23-24.
6
李庚瑶.
论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价值[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7):20-20.
7
马显彬.
战争与和平的较量——细读痖弦《上校》一诗[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5,0(7):54-59.
8
黄月维.
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呼兰河传》的人性问题探析[J]
.青年文学家,2011,0(18):19-19.
9
卢春芳.
行走于历史和现实之间——以新批评理论解读《上校》[J]
.牡丹,2015,0(24):48-49.
10
张志忠.
论长篇小说的结构艺术[J]
.小说评论,1988(6):35-41.
被引量:4
戏剧文学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