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上海“飞地”音乐社会的政治与文化空间(上) 被引量:12

Shanghai “Enclave”: “Community of Music”and It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Space(Ⅰ)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世界上没有哪一座城市的音乐及其历史能像近代上海那样复杂而又丰富,它是一座无与伦比的音乐富矿。近代上海既是现代性的国际大都市,又是传统的中华吴越文化中心;它既是国民政府的重镇,又是共产党建立的基地,更是英美法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最大租界地。由于此,造就了在这块西方外侨建构的"飞地"中,既有大量交响乐、歌剧、芭蕾舞剧在此首演,一批以西方音乐体裁创作的具有中国风格的作品诞生,也出现了以欧洲模式创办的音乐高等学府和大批音乐教育系科,同时,中国传统戏曲也在这里扎根和发迹,城市时代曲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江南丝竹和琴社开启了城市化的发展,电影音乐、唱片公司市场繁荣,广播电台、报刊和出版涉及的音乐内容铺天盖地,一度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租界音乐活动,为上海这座被誉为"东方彼得堡"和"东方巴黎"的国际大都市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文章通过引子、"飞地"音乐历史的纵横数据、"飞地"音乐社会叙事、"飞地"政治与文化空间、结语五个部分的论述,提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主义设立了上海租界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场域",由于上海"飞地"的特殊性营造了一个"音乐社会",支撑这个"音乐社会"中的人与事的"特定机制"即是上海"飞地"的特殊性建构的一个生态链。 Shanghai enclave,a special historical field,formed a 'community of music',with the mechanism supporting people and events in itself; all the three is like an interdependent ecological chain.
作者 洛秦
出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86,4-5,共19页 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金 2007年度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上海城市文化中心移民‘飞地’音乐研究" 课题编号:07BD2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4

二级参考文献214

共引文献110

同被引文献137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