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乙型表面抗原定量在慢乙肝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双盲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接收的14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分成恩替卡韦组(n=113例)、拉米夫定组(n=22例)和阿德福韦酯片组(n=11例),完成治疗后对比和分析对所有患者经过检测后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值。结果:HBeAg阴性患者经过治疗后随访24周HBV-DNA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值降低情况不同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组均无显著性差异,HBeAg阳性患者经派罗欣与恩替卡韦治疗后观察HBsAg定量,派罗欣组HBsAg定量HBeAg定量值下降均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 <0.05)。恩替卡韦组经过治疗后随访24周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下降明显低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片组(P<0.05)。不同核苷类药恩替卡韦在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中随着HBsAg定量降低肝弹力纤维数值改善同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同时恩替卡韦治疗后在肝炎组患者随访24周HBsAg定量下降水平显著低于肝硬化代偿期及失代偿期阶段,HBV DNA定量水平肝炎、肝硬化阶段及均显著性降低。结论:检测人员在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时发现,如果患者受到感染的时间越长,乙型表面抗原定量就会持续减少,而为了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将恩替卡韦及派罗欣(长效干扰素)运用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显著改善肝脏病情进展的效果。
出处
《兵团医学》
2018年第4期57-60,共4页
Journal of BingTuan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