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2010~2014年度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进行敏感性试验,使用K-B纸片法作补充;根据CLSI M100-S24标准判断,用WHONET 5.6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5年间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2 368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64.1%。其中,第一位是大肠埃希菌占41.0%,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31.9%,第三位为阴沟肠杆菌占7.6%;呼吸道是肠杆菌科细菌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占34.7%,其次为尿道,占28.6%;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以及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小于10%;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相对较低的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4.8%、30.6%;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细菌(CRE)的检出率:肺炎克雷伯菌高于大肠埃希菌,但近年来都有下降趋势,2014年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CRE检出率分别为2.58%和0.96%。结论该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在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时应根据其耐药表型的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出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962-965,共4页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基金
乌鲁木齐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5211C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