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教育的“内源性”探讨教育的本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就在于它是获得属人的生命,所以教育本身就是人类所特有的生命活动。教育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承担着延续民族文化精髓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应该是文化传承精神成长的过程,在这个程中,可以提升精神内涵,实现生命的价值。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体现了课程多元化、自主化的趋势,更使生命教育目标的实现有了可供操作的载体,同时也使教学成了一个极富生命力的过程。
作者
周彦
机构地区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东大街小学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第4期275-276,共2页
关键词
教育
本真
内源性
生命教育
分类号
G40-0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55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李轶芳.
追寻教育之本真——解读《什么是教育》[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3,0(30):11-14.
被引量:1
2
雅斯贝尔斯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3
李峻,刘玉杰.
教育的本真:自由的生成与精神的唤醒——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解读[J]
.大学教育科学,2007(4):15-19.
被引量:22
4
钟珂.
试析教育中的精神世界——读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J]
.现代教育论丛,2009(4):10-12.
被引量:1
5
朱永新.
新教育是什么[J]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2(1):62-63.
被引量:2
6
武晓婕.
教育本真的探寻与复位——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J]
.继续教育研究,2013(4):124-126.
被引量:7
7
肖川,胡乐乐.
“教育”概念的词源考古与现代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2010(3):3-12.
被引量:16
8
卢之芹.重观教育的本真--《什么是教育》读后感[C].百花园地:新课程·小学,2010年12月8日.
9
曾先锋.
什么是教育——试析教育本质[J]
.文教资料,2007(10):149-150.
被引量:6
10
刘铁芳.
什么是教育[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14(2):12-14.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王贵民.
从殷墟甲骨文论古代学校教育[J]
.人文杂志,1982(2):21-29.
被引量:24
2
荀振芳.
教育:对生命本原的追问和超越——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述评[J]
.大学教育科学,2004(2):82-85.
被引量:12
3
姜国钧.
“课程”与“教学”词源小考——兼与章小谦先生讨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4):68-71.
被引量:6
4
[德]萨尼尔.雅斯贝尔斯著.张继武,倪粱康译.生活·读书·新知[M].北京:三联书店,1988.201.
5
[德]雅斯贝尔斯著.亦春译.悲剧德超越[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47.
6
商承祚.说详[M]//商承祚.殷墟文字类编·卷三.番禺:番禺商承祚契斋,1923:19.
7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教育-语料库搜索[EB/OL].http://ccL pku. edu. on: 8080/ccl_corpus/search? q=%E6%95%99%E8G82%B2&start Fulllndex&outputFormat = HTML&encoding 50&index= 8 &maxLeftLength = 30 &maxRightLength = 30&orderStyle =score& LastQuery=& dir=gudai, 2009 - 07 - 25.
8
教育的定义[EB/OL].http://ctl.scu.edu.tw/scutwebpub/website/DocUpload/CourseTeaching/kwanNen200691174339_1.pdf,2009-07-26.
9
[美]索尔蒂斯.教育的定义[C]//瞿葆奎.教育学文集·第1卷-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1-36.
10
瞿葆奎,沈剑平.四十多年来对教育的社会属性和职能的探讨[C]//瞿葆奎.教育学文集·第1卷-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9-120.
共引文献
554
1
牛晓颖.
问题与策略:解读雅斯贝尔斯的唤醒教育[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24(1):54-56.
被引量:6
2
樊文芳.
“为着公共利益的教育哲学”观点评析[J]
.课程教学研究,2013(9):15-18.
3
杨秦.
对我国教育学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国外学术著作——基于CSSCI(2000-2007)的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3):258-267.
被引量:10
4
彭未名.
生存与觉解:交往德育的本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7):121-122.
被引量:3
5
冯光.
创造幸福的德育过程[J]
.江苏高教,2004(4):85-87.
被引量:2
6
张祥云.
人文知识的特性及其教育意蕴[J]
.教育研究,2004,25(6):8-12.
被引量:19
7
宋彩萍.
全球化·民族文化·高等教育[J]
.教育研究,2004,25(7):66-70.
被引量:6
8
赵剑民.
素质教育视野中的教育质量[J]
.教育探索,2004(5):55-57.
被引量:3
9
徐奉臻.
英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及特点——读阎照祥关于英国政治制度史的几本论著[J]
.史学月刊,2004(10):5-18.
被引量:8
10
陈卓,李栋.
对初中学生价值取向问题的几点思考——基于初一学生周记《我的理想》的分析[J]
.江西教育科研,2004(9):25-27.
1
吴桂玲.
创设条件为素质教育铺设平台[J]
.中学物理(初中版),2011(2):49-50.
2
陈雯.
论课程多元化及其建构策略[J]
.高等建筑教育,2002,38(4):55-57.
3
杨亚琴.
课程多元化评价方案探索[J]
.成功,2012(9):70-71.
被引量:1
4
肖燕萍.
规范课程管理,形成园本课程方案——对园本课程管理的几点思考[J]
.幼教博览,2009(6):27-29.
5
吴常光,贺晓霞.
校本课程多元化促学生综合能力提升[J]
.师资建设,2012,25(12):38-40.
6
雷丽霞,钟和军.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J]
.中国教师,2010(2):6-8.
7
陶华.
慕课时代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10X):111-112.
被引量:5
8
林燕玲,李素梅,杨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索[J]
.现代企业教育,2013(22):285-286.
9
廖剑明.
浅论课程多元化及分层次教学[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2(4):10-13.
10
郑西贵,姚强岭.
工科院校社交礼仪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12):29-30.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