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谢萍以阴阳平调论治妇科疾病验案3则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五脏各有阴阳,相互制约,而"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故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在于以阴阳平调为本,调理阴阳,调补脏腑,充分利用五行生克乘侮的生理病理关系,或母子同治,
作者
吕景
黄叶芳
张月
江雯
谢萍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第3期118-120,共3页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产后郁证
绝经前后诸证
子宫内膜癌术后
阴阳平调论
分类号
R271.1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7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3
1
唐温,马融.
马融教授运用柴桂龙牡汤辨治小儿癫痫验案1则[J]
.吉林中医药,2009,29(8):703-704.
被引量:3
2
王红梅,张明.
陆德铭辨证论治癌症术后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2-13.
被引量:2
3
吕圭源,颜美秋,陈素红.
铁皮石斛功效相关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4):489-493.
被引量:175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秦秋荣,刘庆军,张国庆.
铁皮枫斗颗粒对放射损伤小鼠存活情况及肺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影响[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3):332-334.
被引量:12
2
姚庆华,陈超,杨维泓,郭勇.
铁皮枫斗晶对肿瘤化疗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4):505-506.
被引量:8
3
吴人照,陈军贤,夏亮,徐红,姚兰英,傅华洲,陈洵礼,谢恬.
铁皮枫斗颗粒(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证临床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10):28-29.
被引量:26
4
陈学忠,尹方,杨俐,董秀云.
中医衰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
.中国中医药杂志,2004,2(5):254-256.
被引量:3
5
王崇道,强亦忠,崔凤梅.
铁皮枫斗晶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J]
.辐射防护,2004,24(6):403-405.
被引量:22
6
包雪声,顺庆生.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石斛药材的收载原则、植物基源及拉丁学名等问题的商榷[J]
.中成药,2005,27(8).
被引量:9
7
徐建华,李莉,陈立钻.
铁皮石斛与西洋参的养阴生津作用研究[J]
.中草药,1995,26(2):79-80.
被引量:53
8
陈晓萍,张沂平,朱娴如,郑晓,朱远,薛兴奎,马胜林,王泽时.
铁皮枫斗颗粒(胶囊)治疗肺癌放化疗患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5):394-397.
被引量:30
9
黄民权,蔡体育,刘庆伦.
铁皮石斛多糖对小白鼠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影响[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6,8(3):39-41.
被引量:90
10
何铁光,杨丽涛,李杨瑞,王灿琴,胡家双.
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DCPP1a-1对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3):410-414.
被引量:61
共引文献
177
1
朱星扬,韩静,朱洁莹,贾启,樊小宽,金磊磊,陈集双.
磷源对铁皮石斛原球茎中多糖积累的影响[J]
.科技通报,2020(5):71-76.
被引量:3
2
何基泽,龙小琴,聂聪,赵欣宇,王万军,朱乾坤.
铁皮石斛BBS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2,41(6):1329-1338.
被引量:1
3
高海燕,汪世强,钟红卫.
汪新象教授对癌症术后的中医调理经验[J]
.四川中医,2009,27(10):8-9.
4
李胜利.
镀锌钢丝与锌基合金复合的界面特征[J]
.金属热处理,2000,25(3):9-10.
被引量:2
5
颜美秋,陈素红,吕圭源,周桂芬.
RP-HPLC法测定铁皮枫斗颗粒中柚皮素含量[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9):1855-1857.
被引量:1
6
牛志尊,黄密,马作峰,周艳艳.
癫痫中医病因病位的现代文献研究[J]
.新中医,2014,46(1):193-196.
被引量:16
7
鲁芹飞,黄松,林培,吕书剑,谢剑锋.
5种不同石斛的多糖与氨基酸及甘露糖的含量比较[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59-62.
被引量:14
8
杨善岩,狄志鸿.
铁皮石斛原球茎的富硒培养条件优化[J]
.作物杂志,2014(1):44-48.
被引量:8
9
钟礼云,林蔚,林健.
石斛清咽功能实验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6):814-815.
被引量:6
10
赵菊润,张治国.
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中国现代中药,2014,16(4):277-279.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53
1
曹志强,王国义.
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及临床疗效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2019,0(S02):170-172.
被引量:11
2
徐楚楚,罗梦雪,方霜霜,潘雨烟,苏晓兰,魏玮.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半夏泻心汤“异病同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失眠共同作用机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9):118-124.
被引量:15
3
莫莉,皮明钧,伍参荣,郭春秀.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黏膜CD4、CD8表达的影响[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1):8-10.
被引量:35
4
邓海燕,贾立群,潘琳,于莉莉,李学,郭艳茹.
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化疗后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23(7):620-622.
被引量:22
5
胡渝芳,张永忠.
甘草泻心汤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血清NO及NOS的影响[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3):143-144.
被引量:18
6
苏修辉.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2例临床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859-860.
被引量:13
7
牛国梁,张树友.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与肿瘤[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20):3994-3996.
被引量:29
8
易跃华.
甘草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2011,30(3):112-113.
被引量:10
9
戴美友.
仲景处方用药剂量小考[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3,18(5):19-19.
被引量:2
10
谭宏韬,蔡文就.
蔡文就教授运用甘草泻心汤治疗糖尿病并皮肤瘙痒症验案2则[J]
.新中医,2012,44(8):229-23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甘丽华,杨坤,郭超峰.
半夏泻心汤类方的方证释义与现代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11):82-86.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薛寿联.
日光温室葡萄间作半夏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23,39(9):60-61.
被引量:2
2
刘兴,王琦,马明越,李玲孺,莫康华,杨正.
基于数据挖掘的叶天士与吴鞠通治疗脾胃病组方用药规律比较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3,45(10):1319-1323.
3
王婉怡,朱志军,李航飞,许淑美.
半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26(3):203-215.
被引量:11
4
张爽,郭红叶,金锐.
从《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角度论证半夏泻心汤类方的泻脾功效[J]
.中南药学,2024,22(3):580-585.
5
曹剑冰,刘维明.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研究综述[J]
.内蒙古中医药,2024,43(1):154-156.
6
张迪,李雨静,盛春瑞,吉静,张冬梅,陈萌.
半夏泻心汤血浆源性外泌体对胃电节律失常大鼠胃窦组织Cajal间质细胞网络结构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44(4):440-447.
7
尚扬,毛庆东.
甘草泻心汤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4,19(10):1142-1146.
8
刘付杰义,黄晓燕,陈雅璐,邓娴,谭瑾轩,陈映西,潘娜.
经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概况[J]
.中医学,2023,12(6):1234-1241.
9
孔静,庞业锋,万谱德,董宏昊,王伟.
经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J]
.中医学,2024,13(9):2394-2400.
1
陈俊文.
试析中药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机理[J]
.湖北中医杂志,1998,20(4):13-14.
被引量:4
2
张兴东,张伟宏.
哺乳期“母子同治”婴儿湿疹29例临床观察[J]
.甘肃中医,2002,15(1):37-38.
被引量:5
3
李丽芸.
湿浊与不孕症证治[J]
.新中医,2002,34(11):3-5.
被引量:6
4
卞锡五.
运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治疗眼病[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6,6(3):175-176.
5
毛宗群.
中医补法在妇科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21):136-136.
6
张卫东,王丕敏.
月经病针灸治疗取穴规律探讨[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6):54-56.
被引量:4
7
钟伟才,朱国福,李文龙,杨延龙,郭晨旭,江寒沁,潘颖宜.
消渴病病因病机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770-1772.
被引量:59
8
张锁,王滨,董秋梅,师建平,李永乐,赵敏.
论《黄帝内经》辨年龄阶段养生思想[J]
.中医杂志,2017,58(5):441-443.
被引量:12
9
牟克武.
五行生克乘侮在中医临床运用中的认识[J]
.今日健康,2014,13(3):185-185.
10
王振.
试论不寐辨治[J]
.四川中医,2011,29(11):33-34.
被引量:4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