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胡适的文化整合模式及其对当今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以其在文史哲领域内的研究实绩为例

Hu Shi and his cultural integrative mod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胡适的文化整合模式具有鲜明的"以西套中"特征,即他总是以其时西方的先进文化范式来比对、反观并进而融合改造中国传统的文化范式,这在其文史哲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实绩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胡适历来因被视为"全盘西化者"的典型代表而遭人诟病,但如果我们细察其"以西套中"的文化整合模式就会发现,在对中西古今文化的融合会通中,胡适始终坚守一个基本的文化整合立场,即双方的平等对话性以及自身的民族本位性,而这对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性价值与借鉴意义。 The cultural integrative mode by Hu Shi featur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western styles.He applies the mode of western cultures to the merging or combining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in particular,in literature,history and philosophy.Hu Shi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one in favor of the westernization.But given a look back at his cultural integrative mode,Hu Shi persists in combination of Chinese,western,classic and modern cultures,in addition to equal discourse and ethnic centrality.
作者 李安光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8-35,共8页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团队"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经典阐释与文学文化比较"(项目编号:2015-CXTD-02)
关键词 胡适 文化整合 以西套中 对话性 本位性 Hu Shi cultural integration application of western style discourse egocentric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党秀臣.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资料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 2韩立群.中国语文革命:现代语文观及其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 3李丹.胡适:汉英诗互译、英语诗与白话诗的写作[J].文学评论,2006(4):91-97. 被引量:13
  • 4胡适.易卜生主义[A].胡适文存:第1卷[M].黄山书社,1996.462.
  • 5朱文华.胡适与近代中国传记史学[A].耿云志,闻黎明.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 6胡适.《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A].胡适文存(三集卷八)[C].合肥:黄山书社,1996.
  • 7余英时.《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A].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8张越.五四时期的中西史学交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5).
  • 9胡适.自述古史观书[A].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上海书店,1926.
  • 10王元化.胡适的治学方法与国学研究[A].清园论学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二级参考文献17

  • 1吴奔星.《尝试集》新论[J].社会科学战线,1985(3):270-285. 被引量:2
  • 2黄钢,范砚卿.胡适与中国新诗艺术[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7(1):68-73. 被引量:1
  • 3钟军红.胡适新诗创作及理论的定位分析——兼论进化论的文学史观与20世纪新诗批评[J].文艺研究,2001(2):88-94. 被引量:2
  • 4高玉.“异化”与“归化”—论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影响及其限度[J].江汉论坛,2001,(1).
  • 5胡适.《文学改良刍议》[J].新青年,1917,(5).
  • 6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J].新青年,1918,(1).
  • 7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J].东方杂志,1934.
  • 8《胡适留学日记》,商务印书馆,1937年,上海书店影印本,页368、475、977—979、838、983、998、1019、1035、177、384.
  • 9吴宓.《翻译》,《吴宓诗话·余生随笔》,商务印书馆,2005年,页230.
  • 10吴宓.《英诗浅释》(续)[J].学衡,1923.

共引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