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学生特性区分的因材施教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伴随着终身教育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参加成人高考或自学考试接受继续教育,这就导致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入学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成人高等教育人性化的要求。通过聚类分析对继续教育学生进行基于特性的划分,实行基于学生特性区分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成人继续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
作者
储速梅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9期168-170,共3页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因材施教
特性划分
个性化发展
分类号
G642.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李志强.
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阈下的因材施教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3,30(4):65-67.
被引量:3
2
黄友安.
成人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探讨[J]
.成人教育,2014,34(4):35-38.
被引量:3
3
王本洋,罗富和.
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2010,28(1):1-4.
被引量:4
4
张杰,李晗.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
.教育与职业,2014(3):174-175.
被引量:10
5
姚宏,叶宁.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2):17-20.
被引量:23
6
张珍明.
因材施教的新思路[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4,0(2X):12-1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刘春宇.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工作创新初探[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43-45.
被引量:9
2
许洁英.
个体差异研究及其教学意义[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6):20-24.
被引量:29
3
张伦久,高永祥.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J]
.云南社会科学,2008(S1):211-212.
被引量:1
4
高志敏.
未来社会的变化趋势与成人教育的未来[J]
.外国教育研究,1998(6):14-18.
被引量:25
5
向民,贺建伟.
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J]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4):7-10.
被引量:2
6
彭飞.
重视学生认知风格差异——因材施教[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5(1):61-62.
被引量:13
7
李真.
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5(1):13-15.
被引量:28
8
李荣海.
从“人”的发现到“以人为本”——马克思的“人学”发展理路[J]
.理论学刊,2005(1):20-25.
被引量:12
9
李勤,王宗军.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5(09B):116-117.
被引量:19
10
陈苏赣,张旭.
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讨[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118-119.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36
1
李生泉,李栋梁.
基于岗位职责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调研方法及量化评价[J]
.甘肃教育研究,2021(2):41-46.
被引量:1
2
冯士刚,刘洪波,张俊.
脑与认知科学主动学习教学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1(15):65-68.
被引量:1
3
邹建辉.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及其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0):250-252.
被引量:3
4
王本洋,唐松,徐正春.
基于SPSS软件的双语试卷质量与学生成绩定量分析[J]
.中国林业教育,2014,32(1):22-26.
被引量:2
5
王静.
基于GA-SVM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J]
.广西教育,2014(11):55-57.
被引量:1
6
杨成利,赵艺凡.
“因材施教”的当代价值及其在成人教育中的有效运用[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6):10-14.
被引量:1
7
陈艳,郑永.
卓越计划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31(12):127-129.
被引量:2
8
田犇.
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高职学生素质测评体系构建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4):233-235.
被引量:1
9
栾广宇,朱学东,史国军,李爱传,刘羽楠.
电气工程专升本人才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J]
.青年与社会,2015,0(5):142-143.
10
张乐天,刘殿红.
基于AHP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26):39-42.
被引量:20
1
李俊.
基于学生特性探讨初中政治课堂设计的创新[J]
.中学教学参考,2014(6):59-59.
2
罗辉,祝健波.
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24):44-44.
3
李春宁.
浅析七年级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6,0(11):70-71.
4
唐玲.
浅谈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J]
.新课程(下),2011,0(10):143-143.
5
李占周.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
.现代农村科技,2015(1):60-61.
6
孙东萍.
案例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企业教育,2011(8):161-162.
被引量:4
7
张日胜.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启迪与智慧(中),2015,0(11):84-84.
被引量:3
8
陈小丽.
绘本教学对于提高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J]
.新课程(小学),2015,0(4):149-149.
9
沈晓梅.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139-139.
10
陶李云.
注重学生“三特性”体现 促进高中学生提升学习成效[J]
.新课程学习,2010(5):45-46.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