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聚众斗殴罪的法律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聚众斗殴罪是指聚众斗殴,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司法实务中聚众斗殴犯罪的适用存在争议,如何理解与适用聚众斗殴犯罪,就需要认真分析犯罪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聚众斗殴罪侵犯的犯罪客体不仅是公共秩序,而且包括公民的人身权,犯罪客观方面包括聚众行为和斗殴行为。犯罪主体是不法团伙,犯罪动机具有不正当性。
作者
蒋文军
蒋毅
机构地区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社科纵横》
201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聚众斗殴罪
客观要件
主观要件
分类号
DF626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39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高铭暄,马克昌,赵秉志.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41.
2
高铭暄.刑法学原理.(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60.
3
张明.量刑基准适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22.
4
王作富.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中)[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1243.
5
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339
1
温文治,陈洪兵.
论个人秘密的刑法保护[J]
.河北法学,2004,22(12):150-152.
被引量:4
2
张明楷.
犯罪论体系的思考[J]
.政法论坛,2003,21(6):25-37.
被引量:48
3
陈勇,万震莉.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罪过及形态问题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1):75-78.
被引量:1
4
彭辅顺.
论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无期徒刑[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53-56.
被引量:2
5
陈欢水.
论单位从犯[J]
.广西社会科学,2005(2):78-80.
6
李希慧,童伟华.
论行为犯的构造[J]
.法律科学,2002,20(6):44-58.
被引量:33
7
陈兴良.
拘禁他人并向其勒索财物行为之定性研究——杨保营案的分析[J]
.河北法学,2005,23(3):7-11.
被引量:6
8
吴学斌,俞娟.
论我国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J]
.当代法学,2005,19(2):94-100.
被引量:22
9
温文治,陈洪兵.
刑法分则条文中“明知”的证明责任及其立法评析[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1):68-71.
被引量:4
10
何全民.
刑法因果关系若干问题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6(2):75-7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6
1
曲新久.
论社会秩序的刑法保护与控制[J]
.政法论坛,1998,16(4):18-27.
被引量:20
2
刘士心.
论刑法中的复合危害行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4):18-29.
被引量:23
3
何俊.
聚众斗殴罪相关问题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5):68-72.
被引量:8
4
陆诗忠.
复行为犯之基本问题初论[J]
.现代法学,2007,29(6):167-175.
被引量:11
5
金光旭.
日本刑法中的实行行为[J]
.中外法学,2008,20(2):234-245.
被引量:61
6
封志晔.
复合实行行为的着手问题浅析--以新定型说为视点[J]
.法学评论,2008,26(3):152-160.
被引量:7
7
李文凯.
聚众犯罪的构成特征及司法认定[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4):184-188.
被引量:7
8
冯殿美.
实行行为的着手及其认定——兼论西原春夫的犯罪着手学说[J]
.法学论坛,2008,23(4):60-66.
被引量:14
9
苏雄华.
不只是行为:关于聚众的另行解读[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5):65-69.
被引量:4
10
舒洪水,张晶.
近现代法益理论的发展及其功能化解读[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9):16-23.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
2
1
陈伟.
聚众斗殴罪的法益考察与困惑澄清[J]
.法治论坛,2023(2):181-198.
2
陈伟.
聚众斗殴罪的行为类型争论与厘定[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5):48-59.
1
陈英慧.
聚众斗殴罪基本问题的探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4):101-103.
被引量:3
2
苏雄华.
聚众斗殴罪客体问题探微[J]
.西部法学评论,2007(2):35-37.
被引量:1
3
黄书建.
聚众斗殴罪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2):71-75.
4
马虹,梁云.
聚众斗殴转化犯的司法认定[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24(1):26-30.
被引量:3
5
何柏松,范雪旺.
聚众斗殴罪疑难问题探析[J]
.人民检察,2009(8):18-21.
被引量:3
6
王志祥.
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1(1):103-109.
被引量:1
7
张爱晓.
《刑法》中转化与竞合性质问题研究——以《刑法》第292条第2款为分析对象[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3,28(4):21-26.
被引量:1
8
苏雄华.
不只是行为:关于聚众的另行解读[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5):65-69.
被引量:4
9
苏雄华.
斗杀伤的承袭析造:以唐律与现行刑法为节点[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2):17-23.
被引量:4
10
杜薇.
侵犯商业秘密罪客观构成要件透析[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2(3):35-37.
被引量:1
社科纵横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