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魏末玄学的源起与经学的主流地位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魏末思想史的陈述中,玄学和经学常被视为此起彼伏的两个对立概念,但考之史料,这时候经学和道家学说并非针锋相对,会通儒道的风尚亦早于正始时期。而经学并没有因为道家学说的流行为人们所抛弃,在当时的社会意识层面,经学的指导地位仍旧牢固。
作者
张翔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
出处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75-76,146,共3页
Journal of Jil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关键词
玄学
经学
正始风尚
会通儒道
分类号
B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6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2
朱彝尊.曝书亭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
3
陈文和主编.潜研堂文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28-29.
4
李坊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1779.
5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共引文献
466
1
周兆望,蔡定益.
魏晋南朝慈善事业初探[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4):84-89.
被引量:5
2
刘蓉,薛振恺,蒋重跃.
析魏明帝禁浮华[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38-143.
被引量:5
3
郭杨.
孔明事业继承人的悲剧形象——论姜维艺术形象的塑造[J]
.中国文学研究,2004(4):96-98.
被引量:2
4
郝虹.
王朗与建安儒士[J]
.史学月刊,2002(6):32-35.
被引量:3
5
王晓毅.
"因循"与建安至景初之际曹魏官方政治哲学[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41(6):74-81.
被引量:8
6
庄大钧.
简论汉代文学宗经重史特质及其影响——《两汉全书》编写过程中的一点感想[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3-27.
7
韩晓燕.
齐鲁人与两汉地方吏治[J]
.东岳论丛,2005,26(2):124-127.
被引量:1
8
吕艳.
《七哀》、《三良》:王粲人生的诗意言说[J]
.齐鲁学刊,2005(2):76-79.
9
木斋.
论曹操诗歌在五言诗形成中的地位[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2):40-45.
被引量:17
10
唐建华.
诸葛亮治蜀论略[J]
.湖北社会科学,2005(7):114-115.
1
任怀国.
王弼其人其学[J]
.潍坊学院学报,2011,11(5):132-135.
2
朱兴文.
论善恶分野与冲突[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8):79-82.
被引量:1
3
祁志祥.
王弼美学:高扬本体之大美[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6(3):68-74.
被引量:1
4
刘季冬.
试论王弼玄学之新方法[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78-82.
5
敦鹏.
郭象与魏晋玄学的生存转向[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2):42-46.
6
梁涛.
北宋新学、蜀学派融合儒道的“内圣外王”概念[J]
.文史哲,2017(2):20-30.
被引量:4
7
刘国贞.
从儒学到玄学——以王弼玄学的生态智慧为例[J]
.管子学刊,2009(1):80-83.
8
敦鹏.
郭象儒道会通的生存论阐释[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1):1-6.
9
谢大宁.
再论魏晋玄学与儒道会通[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1):6-12.
被引量:2
10
吕玉霞.
王弼儒道会通思想探析[J]
.齐鲁学刊,2011(2):18-20.
被引量: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