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不定腔”到“定腔”的豫剧声腔特点研究——以邯邢地区的豫剧声腔发展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豫剧的发展是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不定腔"到逐步"定腔",然后再进一步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表演体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审美文化和民族心理发展的必然。任何戏曲唱腔的流变特征都需要得到具体文化生态环境的支持。本文从邯邢地区的豫剧中的不定腔到定腔的发展脉络出发,探索这种地方豫剧中不同区域文化特质与音乐风格形成的深层原因,研究豫剧在河北的传承与创新理念,透视不同时期、地域的审美观念与文化观念变迁特点。
作者 史静
机构地区 邢台学院音乐系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93,100,共4页 Sichuan Drama
基金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邯邢地区豫剧传承与保护研究"成果之一 编号:HB15YS01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9

  • 1常香玉(口述),张黎至(整理),陈小香(记录).戏比天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11.
  • 2常香玉.《谈豫剧的唱腔问题》,《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纪念册》,郑州:河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1957年编印,第55页.
  • 3蓝凡.《凌蒙初论戏曲审美的通俗特征》[J].戏曲艺术(河南版),1981,(4).
  • 4李翎.《豫剧的通俗美》,河南戏曲史志资料辑丛编辑部编.《灯下谈戏》,郑州: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部,1989年,第202页.
  • 5梁志士.《豫剧歌唱语言的特征》[J].河南戏剧,1985,(5).
  • 6张履谦.《相国寺梆子戏概况调查》,韩德英,赵再生选编.《豫剧源流考论》,郑州: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1986年,第27页.
  • 7王复兴.《剧本文学特点》,周鸿俊,李国经,傅纯蝶主编.《豫剧艺术总汇》,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年,第58页.
  • 8[苏]高尔基.《论剧本》,载《高尔基选集·文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43页.
  • 9朱夏炎.《论(朝阳沟)的语言艺术》[J].戏曲艺术(河南版),1982,(2).
  • 10邓拓.《漫谈<穆桂英挂帅>》,《光明日报》1963年2月23日.

共引文献2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