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种文体,“对话”的方式和功能一直不甚明朗,它不像文学文本那样具有原创性与个人性,也不像研究性和批评文本那样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与推理论证,它更多的是对话双方松弛、天马行空的“闲谈”。然而,文学史上的不少实践证明,这种文体不容小觑。一旦对话发生在具备文学识见与美学力量的两个主体之间,那么,这样的对话便具有了彼此启发、相互“发现”的功能,而且旁及的话题还能够有效地开启关于写作、文化和社会现象的思索,如马尔克斯和门多萨的《番石榴飘香》、博尔赫斯和萨瓦托的对话等。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6-211,共6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