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休谟论道德判断的来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休谟把《人性论》分为三卷:论知性、论情感、道德学。在第三卷第一章德与恶总论里,休谟明确指出道德的判断不是来自理性而是来自道德感。休谟作出此判断的根据在于他认为理性没有主动性,不具备驱使一个人实践的动机,而道德感就是趋乐避苦的情感,它则完全具有主动性和提供动机的能力,且这种情感来源于人性的原始性质。
作者
张贺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
出处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第2期93-94,共2页
Daqi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休谟
理性
情感
道德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陈晓平.
功利与情感之间——评休谟的道德哲学[J]
.哲学研究,2003(2):75-80.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7
1
休谟 王淑芹译.《道德原理探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2
摩尔 长河译.《伦理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8、10、11、124.
3
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页.
4
斯蒂文森 姚新中译.《伦理学与语言》[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1、124、125、124、64、77、233、109、157、260、93、94、236、236-237、237-238、256、257、235、235-236、241、242、320、99、99、145、172、37、184、121、110-111页.
5
边沁,2002年.《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
6
密尔,1996年.《功利主义》,周辅成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商务印书馆.
7
Abelson, R. and Nielsen, K. , 1972,"History of Ethics" ,in Edwards, P. (ed.) ,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Vol. 3 - 4,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The Free Press.
共引文献
14
1
张钦.
同情与仁慈——休谟人性观管窥[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5):81-82.
被引量:2
2
张钦.
休谟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性论探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6):32-36.
被引量:6
3
陈伟.
对休谟正义的一种解读——从麦金太尔对休谟正义的批判谈起[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42-43.
被引量:2
4
黄济鳌.
在偏私与同情之间——休谟道德学的人性论特征[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3-16.
被引量:1
5
张钦.
试论休谟伦理学的理论特征[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6):35-38.
6
罗伟玲,陈晓平.
理性与情感的张力——评休谟的道德哲学[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7-52.
被引量:6
7
吴亚玲.
论休谟的同情理论[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9(8):89-93.
被引量:4
8
张飞熊.
意义视角下休谟非理性道德论两层含义[J]
.宁夏社会科学,2011(1):134-136.
9
刘承涛.
社会资本理论的展开和应用——兼论对我国商会立法的启示[J]
.江西社会科学,2011,31(9):229-233.
被引量:2
10
于斌.
对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探析——从仁爱到友爱[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3,36(5):121-123.
被引量:2
1
任春强,刘秦闰.
《人性论》“想象”观念初探[J]
.文教资料,2008(27):82-83.
2
梁鹏.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的理性阐述——以休谟关于人性论基本观点为例[J]
.考试周刊,2015,0(105):144-144.
3
王振存.
科学认识教育惩戒本质[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2):4-5.
被引量:3
4
张俊洪,陈铿.
谈休谟道德理论的历史影响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之启示[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15(5):10-12.
5
张伟.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策略[J]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3):59-60.
6
柳夕浪.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引导的几个问题[J]
.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3):30-40.
7
张维.
试论“同情”及其教育价值[J]
.科教文汇,2008(24):66-66.
被引量:1
8
王宝国,王金花.
道德教学论体系的双重逻辑起点简论[J]
.吉林教育(综合),2016,0(28):51-52.
9
叶水涛.
理想的教育:从爱因斯坦到休谟[J]
.华夏教师,2016(5):1-1.
被引量:1
10
奚社新.
休谟和亚当·斯密的同情论对当前德育的启示[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105-106.
被引量:2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