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客赣方言动物类词语差异比较——以梅县话和南昌话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比较客方言代表点梅县话与赣方言代表点南昌话中的动物类词语,可以看出其差异表现最多的是构词语素部分不同,构词语素完全不同的也不少,最少的是构词语素顺序相反。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传承的古语词不同、命名的理据不同以及区域的文化不同。
作者
温美姬
机构地区
嘉应学院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3期37-40,共4页
Modern Chinese
基金
嘉应学院2015年"创新强项工程"新增项目"历时和共时视角下的客赣方言词汇比较研究"[项目编号:CQX015]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客方言
赣方言
梅县话
南昌话
动物类词语
差异
分类号
H17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黄雪贞.梅县方言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
李如龙 张双庆.客赣方言调查报告[R].福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3
熊正辉.南昌方言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
罗昕如.湖南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温美姬.从客家方言词汇看客家“山居稻作”文化[J].客家研究辑刊,2000(1).
6
万建中.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08c7h.html.
7
温昌衍.
论客家方言“嫲”的语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3):143-145.
被引量:5
8
温昌衍,温美姬.
“子变”补说[J]
.中国语文,2004(1):53-57.
被引量:17
9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10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张双庆,万波.
从邵武方言几个语言特点的性质看其归属[J]
.语言研究,1996,16(1):3-17.
被引量:14
2
黄雪贞.
客家话的分布与内部异同[J]
.方言,1987,9(2):81-96.
被引量:43
3
陈忠敏.
宁波方言“虾猪鸡”类字声调变读及其原因——兼论汉语南方方言表小称义的两种语音形式[J]
.语言研究,1992(2):72-77.
被引量:15
4
尉迟治平.
周、隋长安方音初探[J]
.语言研究,1982,2(2):18-33.
被引量:47
5
黄雪贞.
客家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J]
.方言,1994(4):268-276.
被引量:21
6
温美姬,温昌衍.
“爸”、“妈"读音小考[J]
.古汉语研究,2005(3):37-42.
被引量:3
7
李如龙.《福建大田广平话——一种混合型方言》[A]..《方言与音韵论集》[C].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6..
8
黄雪贞.《梅县方言词典》[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9
李如龙 张双庆.客赣方言调查报告[R].福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10
刘伦鑫.客赣方言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53
1
刘大伟.
汉语方言的“子”缀小称[J]
.华中学术,2021(1):159-168.
2
马重奇.
论闽南、客家诸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75-82.
3
林立芳,庄初升.
粤北地区汉语方言概况[J]
.方言,2000,22(2):126-137.
被引量:24
4
温美姬,温昌衍.
“爸”、“妈"读音小考[J]
.古汉语研究,2005(3):37-42.
被引量:3
5
温美姬.
客赣方言共有的几个本字考辨[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4):88-91.
被引量:1
6
温昌衍.
论客家方言“嫲”的语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3):143-145.
被引量:5
7
温美姬.
客家方言几个与动物有关的古语词本字考辨[J]
.农业考古,2007(3):66-68.
被引量:1
8
温美姬.
梅县方言本字考辨[J]
.嘉应学院学报,2007,25(2):5-8.
被引量:1
9
温昌衍.
石城话的“加1-词”[J]
.语言研究,2008(2):42-49.
被引量:3
10
熊金星.
从方言的运用上看杨克祥作品的乡土气[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6):46-48.
1
李创鑫.
略谈动物类词语在人物描写中的借用[J]
.语文知识,2002(7):24-25.
2
武会芳.
归化和异化在动物类词语翻译中的应用[J]
.双语学习,2007(09M):157-158.
被引量:2
3
葛爱华,玛依达.胡巴依.
汉维动物类词语象征意义对比浅析[J]
.昌吉学院学报,2008(3):58-60.
被引量:4
4
高帆.
浅谈动物类词语文化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的理解差异[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1):116-117.
5
高帆,张红.
中西文化语境对动物类词语象征意义的影响[J]
.考试周刊,2012(66):25-26.
6
聂淑芳.
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比较研究[J]
.考试周刊,2008,0(1):69-70.
7
郭美彤.
对外汉语教学中生肖动物类词语的教学[J]
.北方文学(中),2017,0(4):191-191.
8
戴水姣.
英汉动物类词语的文化内涵浅析[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1(2):54-55.
被引量:10
9
杨建美.
语素顺序对现代汉语构词的作用[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3):80-83.
被引量:2
10
孙菲.
“轻重”语素顺序特殊性中的不特殊[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8):20-2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