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居委会干部对社区的认知及其意义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1999年民政部启动社区建设以来,社区已逐步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并引发了大量的“社区研究”和“社区”研究(肖林,2011:185-208)。其中,对“社区”形态的认识与争论仍然是我国社区建设与发展中难以回避的核心问题。
作者 陈国强
出处 《理论文萃》 2015年第3期54-64,共11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0

  • 1[德] 托马斯·海贝勒,君特·舒耕德:《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张文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 2[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 3[美]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著,宋俊岭,郑也夫,译.《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 4[美]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5,201,206,207页.
  • 5[英]马丁·阿尔布劳,著,高湘泽,冯玲,译.《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 6成伯清.社会建设的情感维度--从社群主义的观点看[J].南京社会科学,2011(1):70-76. 被引量:94
  • 7陈伟东.论社区建设的中国道路[J].学习与实践,2013(2):40-49. 被引量:30
  • 8丁元竹.社区与社区建设:理论、实践与方向[J].学习与实践,2007(1):16-27. 被引量:53
  • 9桂勇,黄荣贵.城市社区:共同体还是“互不相关的邻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6):36-42. 被引量:125
  • 10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旺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345

共引文献156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