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狐狸”形象变化背后的性别歧视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狐狸"是从上古时期就活跃在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非常复杂的形象。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它经历了从神坛到民间的地位骤降,也经历了从神兽到妖女的内涵变化,"狐狸"形象的变化史反映出女性地位的变化史。本文通过梳理"狐狸"形象的变化脉络,着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位女性进行分析,结合传统文化与思想,综合运用女性主义分析方法,解释这些形象变化中所蕴含的对女性的态度。
作者 孙煜莹
出处 《文教资料》 2016年第6期1-3,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上).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5:143.
  • 2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213.
  • 3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p160,p79,p63,p31.
  • 4闻一多.天问疏证.载孙党伯,袁謇正主编.闻一多全集.第5册.楚辞编.乐府诗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575-577.
  • 5汉斯·约尔格.鸟特,著.许昌菊,译.论狐狸的传说及其研究.民间文学论坛,1991(1).
  • 6[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
  • 7明·凌濛初.二拍.岳麓书社,1988:748.

共引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