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唯有行动,才能改变——《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解读及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批判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阿普尔在《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一书中对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批判性反思,鼓舞人们展开更积极的行动以改变和建构教育。阿普尔的历史性反思和道德性反思,对当前我国课程改革困难重重、教育公平与和谐逐渐外化为社会问题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
马丽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文教资料》
2016年第6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阿普尔
《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
批判教育学
分类号
G40-05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2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1
洪志忠.
批判教育研究的原旨、演展和社会权力架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阿普尔教授访谈[J]
.全球教育展望,2011,40(2):15-21.
被引量:11
2
[美]迈克尔·W·阿普尔,著.王占魁,译.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王璞.
保守主义的复兴与阿普尔“批判的教育研究”的展开[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3):65-70.
被引量:2
4
王占魁.
阿普尔在中国:回顾与评论[J]
.教育学报,2010,6(2):16-24.
被引量:4
5
黄忠敬.
意识形态与课程——论阿普尔的课程文化观[J]
.外国教育研究,2003,30(5):1-5.
被引量:34
6
林晖.
阿普尔教育哲学思想中的“合法知识”与“意识形态”问题[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3):43-47.
被引量:15
7
王成善,周作宇.
阿普尔课程知识话语解读:意识形态遮蔽与解蔽[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7):107-110.
被引量:2
8
[美]迈克尔·w·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
[美]迈克尔·阿普尔,著.曲囡囡,刘明堂,译.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
王占魁.
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理论来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2):10-1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02
1
许明,胡晓莺.
当前西方国家教育市场化改革述评[J]
.教育研究,1998,19(3):69-74.
被引量:55
2
杨昌勇,孙传宏.
“新”教育社会学衰退的归因分析[J]
.国外社会科学,1995(4):22-27.
被引量:4
3
杨昌勇.
“新”教育社会学产生的归因分析[J]
.国外社会科学,1994(4):54-58.
被引量:8
4
迈克尔.艾普尔,刘丽玲.
市场、标准与不平等[J]
.教育研究,2004,25(7):71-77.
被引量:16
5
阎光才.
你站在谁的一边?[J]
.读书,2005(2):67-74.
被引量:12
6
钟玲.
论批判教育学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基础及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3):17-19.
被引量:8
7
李小科.
澄清被混用的“新自由主义”——兼谈对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的翻译[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1):56-62.
被引量:32
8
欢迎订阅2006年《高等教育研究学报》、《高教信息》[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29(1):22-22.
被引量:1
9
迈克尔.阿普尔,罗燕.
谁改变了我们的常识?——美国教育保守主义运动与教育不平等[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4):1-13.
被引量:15
10
林晖.
阿普尔教育哲学思想中的“合法知识”与“意识形态”问题[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3):43-47.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74
1
廖婧茜,谭琳妃.
经典与使命: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经典名著的价值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35(5):122-130.
2
张英.
批判教育学视角下差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转化[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3):141-142.
被引量:1
3
徐冰鸥.
保守主义复兴中的美国教师角色:反思及重构——基于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视野的分析[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4):86-91.
被引量:1
4
葛春,吴永军.
官方知识的政治——论阿普尔的课程改革观[J]
.上海教育科研,2006(8):18-20.
被引量:6
5
郝明君.
论课程的政治向性[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00-107.
被引量:2
6
葛春.
阿普尔的课程改革思想述评[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2(3):34-37.
被引量:3
7
黄珊珊.
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及合法性危机再探[J]
.辽宁教育研究,2008(1):56-58.
8
徐辉富,王瑶.
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反思与评论[J]
.中国远程教育,2008(9):31-34.
被引量:7
9
葛春.
社会阶层与课程知识观--兼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基础教育课程知识观变革[J]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8):12-16.
被引量:1
10
龚孟伟,陈晓端.
试析阿普尔批判教育思想的价值追求与理论局限[J]
.教育研究,2008,29(10):96-100.
被引量:14
1
秀色[J]
.现代妇女,2009(7):4-4.
2
高宝霖,陈军清.
日本妇女养老保险的解读及启示[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22(1):104-109.
3
张元元.
批判教育学理论视角下的社工人才教育[J]
.劳动保障世界,2015(S1):239-240.
4
张元元.
批判教育学理论视角下的社工人才教育[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4(2):76-77.
5
陈文江,周亚平.
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J]
.甘肃社会科学,2006(2):168-172.
被引量:8
6
李实.
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1):33-36.
被引量:13
7
刘玉生.
机会公平与和谐社会[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117-121.
被引量:1
8
姚海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探析[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12):47-51.
被引量:6
9
李月玲.
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7):33-34.
被引量:2
10
周西安,唐德海.
杜威教育目的观解读及启示[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1-3.
被引量:7
文教资料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