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笔者作为骨科医生在临床工作近三十年,遇到的骨折病人非常多.尤其是近些年来,一方面是交通事故伤呈明显上升趋势,伤情复杂、骨折粉碎、复位固定困难;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各种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越来越多,他们大多年老体弱,多伴有内脏器官的合并症,治疗棘手.非手术治疗多采用牵引或外固定的方法,难以得到满意复位,且需长期(甚至终身)卧床,存在有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结石及动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为使青壮年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参与工作,为提高老龄患者的生存质量,经医生推荐,患者或家属多会选择手术治疗.近几年各种内外固定器械的改良和开发创新也为手术的完成奠定了基础.但手术辅助器械的缺陷和匮乏,难以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量的目的.手术中,对于粉碎性骨折,骨折块多而分散,难以复位,好不容易勉强复位又因不能可靠夹持而再移位,或夹持不稳,固定不牢靠,手术台上费时费力、徒增不必要的损伤.为使夹持更稳妥,医生不得已会用持骨钳、骨膜剥离器、长弯血管钳甚至动用钢丝、克氏针、粗丝线等临时或长期辅助固定,这些器械并不配套,有时因术野太小不得已增加切口长度,操作需要动用多个人手帮助,既费人手不利于腾出人手完成后续操作,又难以协调多人统一完成操作,同时调整起来也很困难.既往术中常常出现好不容易费神费力将粉碎性骨折聚拢复位,因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或某个人的不协调,导致前功尽弃,一切重来.问题是:老年人经不起这样的折腾,粉碎性骨折也经不得反复重试.
出处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7期157-158,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