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也谈“使”的语义演变和语法化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使"经过词义泛化发展出多种动词义和名词义,其中的"使役"义又进而脱落"动作"义素,发展出虚化程度较高的"致使"义,在"致使"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虚化出"假设条件"义。组配功能的增强、"使"字处于句首和"使"字分句后接判断句和评议句,是造成"使"语义演变并语法化为连词的重要因素。
作者 刘振平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12-116,共5页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YY11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1

  • 1范晓.试论“使”词义的演变及语法化问题[J].语言研究集刊,2005(1):133-152. 被引量:1
  • 2徐丹.“使”字句的演变——兼谈“使”字的语法化[C]∥吴福祥,洪波.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30-231.
  • 3张丽丽.从使役到致使[J].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2005,(62):119-152.
  • 4刘文正.使令动词“使”在先秦到东汉的发展[J].东方语言学,2011(1):185-194. 被引量:4
  • 5曹晋.“使令句”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的变化[J].语言科学,2011,10(6):602-617. 被引量:7
  • 6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虚字说、经传释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
  • 7蓝鹰.上古单音连词考原:从逻辑义类角度的考察[J].当代电大,1990,(2):18-19.
  • 8解惠全.谈实词的虚化[C]//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9洪波.论汉语实词虚化的机制[C].汉语语法化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10张丽丽.从使役到条件[J].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2006,(65):1-38.

二级参考文献36

共引文献113

同被引文献9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