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日语学习者的交际策略——以随声附和的指导方法为中心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前言 大家都认为,随声附和在顺利的推进会话上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随声附和。可以向说话人表示听话人正在听、理解了、或者是有兴趣、有同感等态度,说话人也可以根据听者的反应,随时补充内容.调节语速等,以使话题能继续下去。随声附和是听话人向说话人表示的一种交流手段。但是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随声附和的学习也是特别困难的。观察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日语会话行为.经常会出现随声附和少、时机错误、或使用不合适的随声附和表达的现象。普遍认为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受了母语的影响。
出处 《活力》 2016年第5期26-26,28,共2页 Vitality
基金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日语教学用口译平行语料库建设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Szatrowski(1986)(1987).谈话分析和教授法①②③-以劝诱表现为中心-目语学,5-t1pp.27-415-12pp.99-1086-1PP.78-85.
  • 2邓炎昌,刘润青.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
  • 3陈建民.怎样听话[J].汉语学习,1994(1):61-62. 被引量:1
  • 4易洪川.汉语会话结构与会话原则初探.语言文字学,北京语言学院,1992.
  • 5郭末任.有关日语随声附和的考察-以对话中的随声附和为中心-.日语教育.67号.
  • 6郭末任.在自然谈话中常见随声附和的表现-从机能观点思考出现位置-.日语教育,118号pp.47-56.
  • 7杨晶(2004).有关汉语会话中随声附和的功能.高崎经济大学论集,第47号pp.31-44.
  • 8杉户清树(1989).语言随声附和与身体动作随声附和.日语教育,67pp.48-59.
  • 9陈姿菁(2005).日台电话会话新转变的开始从随声附和有无得观点出发.世界日语教育,15pp.41-58.
  • 10宿久高(2003).二十一世纪中日关系展望-在中国的日语教育和课题-.日语论坛.第3号.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