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
1赵学民.四大圈层的物质循环[J].高中生地理,2003(1):27-28.
-
2黄子齐.1997年地球科学进展[J].海洋地质动态,1998(10):21-23.
-
3范蔚茗,陈欣,M. A. Menzies.中国东部Ⅰ型地幔包体主要元素的区域性变化及其与地壳/岩石圈年龄、厚度的关系[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3,17(3):221-228. 被引量:8
-
4程元路,宋林山,代俊英.黔东南地区平秋剪切带的厘定及含矿性[J].四川地质学报,2017,37(1):3-8.
-
5殷鸿福,谢树成,秦建中,颜佳新,罗根明.对地球生物学、生物地质学和地球生物相的一些探讨[J].中国科学(D辑),2008,38(12):1473-1480. 被引量:19
-
6黄永样,段威武.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生物地层学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4,14(2):95-103. 被引量:5
-
7查良松.我国太阳辐射量区域性变化特征研究[J].地理研究,1996,15(2):21-27. 被引量:11
-
8冰川[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4,0(4):21-21.
-
9盖志琨.“地球生物学论坛——深时全球变化与生态系演化”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J].化石,2012(3):58-60.
-
10赖旭龙.大山情未了追求无止境——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J].大学科普,2017,11(1):1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