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厂拌热再生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们把旧的沥青路面回收材料,和新的集料、新的沥青或者再生剂进行拌合成为新的沥青混合料。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沥青混合料热厂拌再生。简称热再生。实践证明,如果采用较完善的路面设计以及正确的施工方法,热再生可以重复利用原有材料,改善修复路面。热再生利用原有设备的简单改造,既可以避免回收旧料,处置旧料还可以在符合国家环保条件下实现较优的经济效益。
作者
鲍静
机构地区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
出处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6年第4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厂拌热再生
路用性能
经济效益
分类号
TU74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李严.
再生沥青的试验研究[J]
.山西建筑,2008,34(34):156-157.
被引量:2
2
熊出华,凌天清,张永兴.
沥青路面热再生剂的研制与应用研究[J]
.中外公路,2008,28(3):154-158.
被引量:5
3
吕伟民.
沥青再生原理与再生剂的技术要求[J]
.石油沥青,2007,21(6):1-6.
被引量:64
4
王继山.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剂研究[J]
.北方交通,2007(11):29-31.
被引量:2
5
欧阳伟,王连广.
再生沥青路面原材料的试验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0):1501-1504.
被引量:2
6
刘玉磊,姜利,王黎明,景冬冬.
确定沥青再生剂最佳用量的试验研究[J]
.森林工程,2007,23(2):71-73.
被引量:4
7
侯睿,李海军,黄晓明.
高等级路面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分析[J]
.中外公路,2005,25(4):155-159.
被引量:32
8
颜彬,徐世法,高金歧,高原.
沥青再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1(1):72-75.
被引量:40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张倩,赵洁,史梦琪,童申家.
自然因素作用下沥青老化化学机理分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6(4):457-459.
被引量:29
2
李海军,黄晓明,曾凡奇.
道路沥青老化性状分析及评价[J]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4):5-8.
被引量:56
3
季节,罗晓辉,颜彬,徐世法.
临界老化时间及最佳再生剂用量的确定[J]
.公路,2006,51(1):146-149.
被引量:5
4
刘美爽,王颖.
对纤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分析[J]
.森林工程,2006,22(3):25-26.
被引量:8
5
杨彦海,赵文,李洪斌.
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9):1034-1037.
被引量:9
6
王炳泉,崔世斌,李建英.
成渝高速公路设计回访及初步评价[J]
.西南公路,1997(1):25-31.
被引量:5
7
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S].[S].,..
8
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S].[S].,..
9
Bernard F. Kallas: flexible pavement mixture design using reclaimed asphalt concrete[J]. Research Report No.84- 2 October 1984.
10
张得勤.石油沥青的生产与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77-80.
共引文献
139
1
牛彦峰.
基于Burgers模型的再生沥青流变特性分析[J]
.山西交通科技,2020(3):59-61.
被引量:1
2
王云山.
S201线改建工程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配合比设计与经济效益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4):77-83.
被引量:3
3
黄伯承.
基于芯样分析的旧沥青路面混合料材料特性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1):102-104.
被引量:1
4
张刚,张雪强,熊春斌.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利用技术简介[J]
.山西建筑,2007(8):270-271.
被引量:2
5
任少英.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推广方略[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4):244-247.
被引量:10
6
李佳坤,孔令云,陈先勇,郭天彪,郭鹏,刘振秋.
Evotherm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5):958-960.
被引量:22
7
胡玲玲,李生隆.
新型道路路面技术综述[J]
.西南公路,2008(1):46-50.
被引量:1
8
叶萍.
SBS改性沥青的老化与再生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9(12):140-142.
被引量:1
9
侯睿,黄晓明.
新旧沥青调和再生规律研究[J]
.石油沥青,2006,20(4):26-29.
被引量:15
10
侯睿,黄晓明,李海军.
再生工艺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J]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3):10-14.
被引量:33
1
查茂.
旧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施工工艺研究[J]
.福建建材,2012(9):19-22.
被引量:2
2
王培荔.
沥青混凝土厂拌热再生搅拌设备的分析比较[J]
.山西建筑,2007,33(36):328-329.
3
吴兆兵.
AC-25C再生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浅谈[J]
.安徽建筑,2010,17(1):100-100.
4
张翔.
节能环保条件下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分析[J]
.江西建材,2015(3):281-281.
被引量:35
5
刘琼.
浅谈新环保条件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
.科技资讯,2007,5(20):85-86.
6
崔小燕.
节能环保条件下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技术[J]
.建筑·建材·装饰,2015,0(5):9-10.
7
陈飚.
间歇式厂拌沥青热再生设备及特点[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7,20(8):97-99.
被引量:2
8
钢筋混凝土机械[J]
.工程机械文摘,2012(5):81-82.
9
袁晓伟.
高掺量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应用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5,0(48):372-372.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