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勒第六交响曲“Tragic”剖析——中间乐章音乐学分析及演奏顺序的讨论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曲式、调性、和声的分析及笔者对马勒第六交响曲"Tragic"行板乐章与谐谑曲乐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做一个全面的音乐学分析。最终,笔者从马勒的意愿(主要是从马勒对总谱的修改,对总谱出版社的要求,以及首演和马勒生前第六交响曲公演时中间乐章的顺序)、阿尔玛的言论(主要参考马勒给阿尔玛的信,阿尔玛对马勒的回忆以及阿尔玛所发的电报等)及之后总谱修订的情况(主要是国际马勒协会对马勒第六交响曲总谱的修订情况,两位不同的总编拉茨和库比克的不同观点,另一位编辑福瑟的看法和专攻马勒第二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小柔板的卡普兰公布的研究成果)、音乐本体分析(主要是调性的关系与情感表达,主要是上下乐章所表达情感内容的联系)三个方面,得出马勒第六交响曲中间乐章应是先"谐谑曲"后"行板"的结论。
作者 张含
机构地区 无锡太湖学院
出处 《黄河之声》 2015年第22期15-20,共6页 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34

  • 1周凯模.中国人如何研究西方人的音乐历史——研究者的再定位及其方法拓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1):21-28. 被引量:18
  • 2于润洋.对一种社会学派音乐哲学的考察(上)──阿多诺《新音乐的哲学》一书的解读和评论[J].中国音乐学,1995(1):5-17. 被引量:19
  • 3Stephen E. Hefling. Mahler Studies [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71.
  • 4Theodor W. Adorno, trans. Edmund Jephcott. Mahler: A Musical Physiognom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ago Press, 1992.
  • 5John J. Sheinbaurn. Adorno' s Mahler and the Timbral Outsider[J], Journal of the Royal Music Association 131,2006 (no. 1) ,1.
  • 6Roger Scruton. Program Music[M].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second edition, edited by Stanley Sadie(London: Macmillan, 2001), vol. 20, p. 396.
  • 7Constantin Floros, trans. Vernon and Jutta Wicker. Gustav Mahler : The Symphonies [ M]. Portland : Amadeus, 1993, p. 30.
  • 8Theodor W. Adorno, trans. Edmund Jephcott. Mahler: A Musical Physiognom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ago Press, 1992.3.
  • 9Theodor W. Adorno, trans. Edmund Jephcott. Mahler: A Musical Physiognom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ago Press, 1992.61.
  • 10Seth Monahan. Maher's Sonata Narratives [D]. Ph. D. dissertation, Yale University, 2008, p. 31.

共引文献19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