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云嘎长篇小说《满巴扎仓》的悲剧性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
2016年第2期45-49,共5页
Social Sciences of Inner Mongolia:Mongolian Edition
参考文献8
-
1董正宇,罗玉成.鲁迅、郭沫若接受尼采之比较[J].船山学刊,2004(4):102-106. 被引量:3
-
2李跃红.中国现代“悲剧情结”及其当代表现形式李跃红[J].当代文坛,2005(4):3-6. 被引量:1
-
3徐子方.生命:悲怨文学的活力之源[J].文史哲,2002(4):96-102. 被引量:4
-
4傅丽霞.《雷雨》原型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6(3):32-33. 被引量:1
-
5陈国干.清代对蒙古的喇嘛教政策[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3(1):87-92. 被引量:8
-
6《藏传佛教传入内蒙古地区及对蒙古族人民的影响》,《中国鄂托克网》,www.nmg.xinhuanet.com,2011-08-08.
-
7李国文.曹雪芹写死[J].海内与海外,2006(6):48-51. 被引量:1
-
8包明德.论《满巴扎仓》的本土叙事与现实品格[J].小说评论,2014,0(6):152-15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32
-
1李克.鲁迅接受尼采哲学原因探析[J].鲁迅研究月刊,1998(11):5-12. 被引量:3
-
2刘卫东,冯世光.尼采学说与新文化启蒙[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3-67. 被引量:4
-
3曾庆元.《论悲剧》[M].华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02页,第130页,第232页.
-
4钱钟书.管锥编[M].中华书局,1986.第535-539页.
-
5.《鲁迅全集》第九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31页.
-
6哈斯宝.《新译(红楼梦)回批》[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页.
-
7.《鲁迅全集》第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322页.
-
8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57.
-
9克尔凯郭尔等《秋天的神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
10克利福得·利奇:《悲剧》,昆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
共引文献14
-
1刘为.清朝施政西藏及其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2(2):95-106.
-
2翟晓娟.近十年《诗品》诗“怨”理论研究综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6):26-29. 被引量:2
-
3赵长贵.清代嵩山少林寺的政治生态及其影响[J].史学月刊,2011(6):32-39. 被引量:2
-
4田庆锋,张峰,蒙爱红.60余年来清代西部宗教立法相关研究述评[J].西部法学评论,2012(3):30-34. 被引量:3
-
5牛玫.《巴黎圣母院》中伽西莫多的悲剧美[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0(6):119-120. 被引量:2
-
6郑煦卓.驻京喇嘛制度在清朝乾隆时期的成熟与完善[J].社科纵横,2016,31(3):123-126.
-
7李斌.郭沫若思想中的尼采资源新探[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4):133-143. 被引量:2
-
8阿荣.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的翻译与接受——以蒙古族作家阿云嘎的小说《满巴扎仓》汉译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126-130.
-
9丁琪.《满巴扎仓》的民族根性与开放意识[J].民族文学研究,2017,35(2):99-105.
-
10马亚辉,王巧娟.论清朝统一新疆前乾隆朝对准噶尔的宗教政策[J].昆明学院学报,2017,39(5):10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