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弦索声腔”词源考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弦索"语词释义具有多变性。唐代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的弦;宋代作为词调、散段的伴奏乐器进入曲唱;明清时期是弦索官腔、弦索调以及弦索腔的发展时期;近代以来"弦索声腔"的研究成为中国戏曲声腔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姚艺君
王宇琪
机构地区
中国音乐学院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7-92,共6页
Chinese Music
基金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传统音乐声腔研究”(项目编号:14AD004)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弦索
弦索腔
弦索调
弦索声腔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1
陈文革.
北曲·弦索·弦索调·弦索腔辨讹——由《明代弦索调的变异及其对剧唱的影响》引发的思考[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2):43-49.
被引量:8
2
周贻白.《中国戏曲声腔的三大源流》,周贻白.《中国戏曲论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第208页.
3
清·李调元.《剧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版.第62页.
4
冯其庸.《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序),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8页.
5
徐扶明.《弦索调与弦索腔》,徐扶明.《元明清戏曲探索》,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40-355页.
6
马彦祥、余丛.《"戏曲声腔、剧种"概说》,《戏剧学习》,1983年,第1期.
7
明·沈宠绥.《弦索辨讹》,《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五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112页.
8
纪根垠.
弦索声腔概述[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9(4):39-42.
被引量:8
9
姚艺君.
“声腔”词源考[J]
.中国音乐,2005(1):79-85.
被引量:10
10
清·李调元《雨村曲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5.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洛地.
“腔”、“调”辨说[J]
.中国音乐,1998(4):3-7.
被引量:10
2
洛地.
“腔”、“调”辨说(续)[J]
.中国音乐,1999(1):5-10.
被引量:6
3
车锡伦.
聊斋俚曲曲牌的来源(之一)[J]
.蒲松龄研究,2002(2):63-78.
被引量:11
4
谭雄.
对《太古传宗》与《纳书楹曲谱》中《西厢记》曲谱的比较研究[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2):37-44.
被引量:3
5
伏涤修.
明清时期北《西厢记》演唱样式变化考述[J]
.戏曲艺术,2007,28(2):31-36.
被引量:3
6
王骥德.曲律[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7
周德清.中原音韵·看岳王传[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C].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19.
8
李渔.闲情偶寄[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7册[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9
.[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C].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21.
10
燕南芝庵.唱论[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C].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59.
共引文献
29
1
薛雷.
习俗与语言影响下的拉魂腔[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2):31-38.
被引量:3
2
许勇强,李蕊芹.
明清文人笔记和小说序跋中的《水浒传》研究[J]
.明清小说研究,2009(4):129-139.
被引量:1
3
王耀华.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研究四题[J]
.艺术百家,2010,26(3):87-93.
被引量:5
4
黄振林.
明代海盐腔昆山腔行腔差异的历史描述[J]
.戏曲艺术,2010,31(2):1-7.
5
任秀梅.
新疆兵团农八师豫剧音乐创新研究[J]
.中国音乐,2010(2):107-115.
被引量:1
6
覃佳.
浅析中国古典戏剧审美理想的水文化意蕴[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2):68-72.
被引量:1
7
陈文革.
康乾时期开封、商丘流行的昆腔——兼论豫东调与昆曲的关系[J]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4):57-59.
8
王汉民.
“回回曲”探考[J]
.音乐研究,2014(5):50-54.
被引量:1
9
杨晓.
音腔[J]
.民族艺术,2014(5):37-43.
被引量:9
10
李雪萍.
明清两代“宜黄腔”概念内涵考辨[J]
.戏曲艺术,2014,35(4):16-20.
1
李昕.
明代弦索调的变异及其对剧唱的影响[J]
.人民音乐,2010(9):56-58.
2
廖奔.
被遗志了的柳子戏[J]
.戏剧丛刊,2004(4):8-9.
3
冯振琦.
中原弦索调与弦索腔辨疑[J]
.戏曲研究,2010(1):322-332.
被引量:3
4
陈文革.
北曲·弦索·弦索调·弦索腔辨讹——由《明代弦索调的变异及其对剧唱的影响》引发的思考[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2):43-49.
被引量:8
5
夏野.
明清琴歌与弦索调[J]
.音乐探索,1997(3):11-13.
被引量:2
6
赵楠.
曲、腔、调与南北曲之关系[J]
.中国音乐学,2015(3):19-30.
被引量:2
7
徐文武.
清代弦索时剧略考[J]
.山东文学,2008,0(8):100-100.
8
董维纳.
弦音不绝--石家庄丝弦[J]
.长安学刊,2011(2):28-29.
9
纪根垠.
弦索声腔概述[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9(4):39-42.
被引量:8
10
舒畅.
豫剧的演唱艺术[J]
.戏剧文学,2007,0(5):83-85.
被引量:2
中国音乐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