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网络时代的“谣言体”——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被引量: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无论古今中外,谣言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谣言之所以易于形成并被普遍传播,是因其根植于人性,善于迎合大众的心理、情感和利益诉求,因此谣言研究是涉及现代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市场学的重要课题。从文体角度出发,聚焦分析网络时代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体",对具有典型表征的"求转发体""拟名人体""微信体"等常见的网络谣言文章用语作细致深入的考察,可以为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辨识谣言,避免其造成危害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并对当下的谣言研究有所深化。
作者 魏泉
出处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2-100,共9页 Folklore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美]奥尔波特等:《谣青心理学》,刘水平,梁元元,黄鹂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 2[法]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郑若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 3[美]安德鲁·斯特拉森,帕梅拉·斯图瓦特:《人类学的四个讲座:谣言,想象,身体,历史》,梁永佳,阿嘎佐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8页.
  • 4[美]安德鲁·斯特拉森,帕梅拉·斯图瓦特:《人类学的四个讲座:谣言,想象,身体,历史》,梁永佳,阿嘎佐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 5记者徐静,实习生曾繁宜:《微信朋友圈里最贱“求转发”:不转发遭报应》,《广州日报》2015年12月15日.
  • 6李栋,郭铁等:《“六翅鸡”背后微信传谣利益链调查》,《新京报》2015年6月9日.
  • 7施爱东.谣言生产和传播的职业化倾向[J].民族艺术,2015(4):111-117. 被引量:7
  • 8《为学院派导演和演员争了口气》,《武汉晚报》2015年8月30日.
  • 9李蓉:《屠呦呦“获奖致辞”遭疯传被辟谣系民间山寨》,《武汉晚报》2015年12月16日.
  • 10“搜狐教育”2015-12-13 17:20:33,http://learning.sohu.com/20151213/n431124311.shtml.

二级参考文献21

  • 1任一奇,王雅蕾,王国华,冯伟.微博谣言的演化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5):50-54. 被引量:40
  • 2[美]奥尔波特等著,刘永平等译.《谣言心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 3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等著.《人民的选择》“第三版序言”,唐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页.
  • 4黄庆畅.《北京查处一网络推手公司》,《人民日报》,2013-08-02.
  • 5黄庆畅.《网络谣言现行记》,《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8-22.
  • 6新浪微博“中青报王怡波”,http://weibo.eom/p/1005051572307547,2013-03-26.
  • 7新华社记者《“我随手回复或转发,感觉就像皇上批阅奏章一样”》,《重庆晨报》,2013-09-16.
  • 8邹伟、刘奕湛、卢国强.《揭秘"网络维权斗士"周禄宝的非法敛财之道》,新华网,http://www.news.en,2013-08-25.
  • 9梁爽、武龚萱.《网络造谣公司“水军十万”一锅端》,《武汉晚报》,2013-08-30.
  • 10性晓、蒋新军.《"水军"搅浑网络社会亟待修法规制》,《法制日报》,2011-01-05.

共引文献10

引证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