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高职物联网专业群建设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构建物联网专业群协同创新系统模型,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群为例,根据协同创新机理和系统论方法,探讨专业群内外在管理、实训、师资和教学资源方面的协同建设方法。
作者
刘贤锋
王茗倩
顾卫杰
机构地区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省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出处
《计算机教育》
2016年第5期24-27,共4页
Computer Education
基金
2013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群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2013/03/142)
关键词
高职
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
专业群
协同创新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14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1
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2
陈劲,阳银娟.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
.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被引量:1328
3
林涛.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高校协同创新机理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2):9-12.
被引量:57
4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EB/0L].[2013-03-21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moe/A16_zcwj/201204/134371.html.
5
刘家枢.
建设专业集群——区域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的战略思考[J]
.职教论坛,2013,29(10):34-38.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刘志红.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J]
.理论参考,2006(9):1-1.
被引量:5
2
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EB/OL].http ://www.chinadaily.com.cn/hqcj/jj sj/2010-09-26/content_929062.html.
3
Chesbrough H W. Open Innovation[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MA, 2003.
4
VeronicaSerrano,Thomas Fische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biquitous systems [J].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 ,2007,(18) :599-615.
5
Duin H, Jaskov J, Hesmer A,Thoben K-D. Towards a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 M ]. Boston: Springer,2008, 277 : 193-204.
6
Dubberly H. Toward a model of innovation[ J]. Interactions 15,2008, ( 1 ) : 28-34.
7
詹姆斯·马奇.马奇论管理[M].东方出版社,2010.
8
迈克尔·吉本斯,等.知识生产的新模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
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
10
Chesbrough H, Vanhaverbeke W, West J. Open Innovation : Researching a New Paradigm [ M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2006.
共引文献
1414
1
欧启标,黎旺星,占亚剑.
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的立体式双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职业技术,2022,21(1):44-49.
被引量:2
2
项杨雪,杨逸新,刘苗利.
从“合作”、“协同”到“共同富裕”: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演进路径研究[J]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23(2):13-24.
3
李志刚,李瑞.
共享型互联网平台的治理框架与完善路径——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J]
.学习与实践,2021(4):76-83.
被引量:19
4
岑聪,姜巍.
互联网发展、空间关联与区域协同创新[J]
.统计与决策,2021(2):70-74.
被引量:10
5
陈劲,阳镇.
融通创新视角下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J]
.社会科学,2021(5):58-69.
被引量:105
6
崔伟慧.
廊坊市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1):53-56.
7
吴卫红,赵鲲,张爱美.
企业协同创新风险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J]
.科研管理,2021,42(5):124-132.
被引量:16
8
陈艾华,陈婵.
基于角色认同的学术创业协同创新机理——来自高校跨学科创业团队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23,41(3):491-499.
被引量:4
9
陈钰芬,王科平,喻成.
中国省际技术转移:空间关联与内生演化机制[J]
.科学学研究,2023,41(1):38-50.
被引量:9
10
董津津,陈关聚,陈艺灵.
协同创新如何避免价值共毁?——参与者异质性视角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22,40(3):565-576.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39
1
宁焕生,徐群玉.
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
.电子学报,2010,38(11):2590-2599.
被引量:311
2
吴春祥,胡选子.
广东省高校物联网专业开设现状分析与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5):27-30.
被引量:9
3
崔贯勋,王勇,王柯柯,何亚辉,马勇.
基于CDIO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5):111-114.
被引量:49
4
韩继红,李曙明.
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3,33(9):27-29.
被引量:28
5
周晓玉,李俊,刘凤云.
高职学生教学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4(2):30-31.
被引量:1
6
银奕淇,张微,彭艺,陆柏林,范双南.
“数字湖南”建设视野下高职教育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接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3(11):18-21.
被引量:6
7
陈平.
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42-47.
被引量:208
8
张少初.
物联网交叉学科融合教学环境探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26):253-254.
被引量:3
9
余天佐,刘少雪.
从外部评估转向自我改进——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EC2000的变革及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2(6):28-34.
被引量:75
10
李海川.
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基本路径研究——以连云港师专“港口涉外商务专业群”建设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5(9):203-20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汤琳,范敏,洪玲,陈雪林.
基于多学科融合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8):112-117.
被引量:5
2
宋莺,胡雯,肖琨.
基于PBL与协同创新的物联网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5):141-143.
被引量:3
3
黄华东,陈政,汪辉.
湖南省高校物联网专业开设现状、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
.经济师,2020(3):188-189.
被引量:1
4
熊冬青.
物联网工程实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软件导刊,2020,19(2):230-232.
被引量:1
5
赵焰平.
开展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信息化路径[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44):350-35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马玉清.
新形势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10):99-102.
被引量:5
2
李艳,高艺航,张帅.
智慧交通背景下的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群建设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9):100-101.
3
刘宝磊.
职业院校专业(群)设置诊断与改进策略研究[J]
.科教导刊,2020(15):13-14.
4
徐学红,郭秀峰.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
.信息系统工程,2021,34(1):167-168.
被引量:5
5
龚蕾,孙泽宇,杨尚森.
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研究[J]
.物联网技术,2021,11(4):110-112.
被引量:11
6
孙泽宇,李蒙,龚蕾.
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0(5):82-86.
被引量:12
7
李传文,张伟,陈进.
PBL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应用探索[J]
.高教学刊,2021,7(24):82-85.
被引量:3
8
黄华东,陈政.
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实证研究[J]
.经济师,2022(1):171-172.
被引量:2
9
张策,吕为工.
物联网课程教学创优探索与实践[J]
.软件导刊,2022,21(7):208-213.
被引量:3
10
朱贺玲,郝晓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变局、新挑战与新思路[J]
.高教探索,2023(4):20-25.
被引量:31
1
邹礼均.
物联网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新校园(中旬刊),2013(6):48-48.
2
舒松,喻会.
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初探[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8(1):52-53.
被引量:5
3
信息化能为制造业带来什么——访重庆大学尹超博士[J]
.重庆信息化,2009(11):47-48.
4
杨宁.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之我见[J]
.科学时代,2013(22).
5
商月平,孙立辉.
制造业信息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3):252-253.
被引量:1
6
马瑞兴.
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35):12-13.
7
李林,张鹏程.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下的大学文化环境建设初探[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2):107-108.
8
南阳理工学院简介[J]
.前沿,2009(13):201-201.
9
封居团.
让物理课堂充满诗意[J]
.考试(教研版),2011(12):78-78.
10
冷雪松,郇维亮,徐崇,孙家军.
构建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初探[J]
.大学物理实验,2006,19(2):88-90.
被引量:4
计算机教育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