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保罗·莱文森媒介技术演进思想评析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保罗·莱文森是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第三代理论家中的中坚人物。他从媒介技术与现实关系的角度,将媒介技术的演进依次描述为玩具、镜子与艺术三种形态。同时他也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理想进程并非所有媒介技术都能幸运地完成,这主要取决于媒介技术演进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保罗·莱文森从单一媒介技术和媒介技术间两个角度,审视了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趋势,认为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而决定媒介技术演进的现实力量则主要是人类的理性。人类的理性选择规约了媒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决定了媒介技术演进的可能性。保罗·莱文森深受哲学理性主义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以媒介技术演进为核心问题,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技术乐观主义思想,由此使自己在继承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范式的同时又区别于前辈和同辈学者,推动了媒介环境学派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 刘晗 龚芳敏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理论研究:一种传播思想史的视角"(12YJA860008)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1YBB319)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 2陈功.保罗·莱文森的媒介演进线路图谱[J].当代传播,2012(2):27-29. 被引量:31
  • 3何道宽.我们为什么离不开纸媒书和深度阅读?-从纸媒阅读到超文本阅读[N].中国图书商报,2005-01-21.
  • 4[美]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97.
  • 5.[荷兰]E·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M].李小兵,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 6陈功.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对媒介环境学的超越[J].当代传播,2013(2):24-26. 被引量:19
  • 7王风栖.保罗·莱文森媒介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二级参考文献21

  • 1何道宽.媒介环境学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7,29(1):46-49. 被引量:52
  • 2[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124页.
  • 3[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编译:《莱文森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 4[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 5[美]保罗.莱文森:《真实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6何道宽:《从纸媒阅读到超文本阅读——我们为什么离不开纸媒书和深度阅读?》,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4127384.html.
  • 7[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 8[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9[美]保罗.莱文森著,熊澄宇等译:《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
  • 10[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共引文献57

同被引文献27

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