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要旨·实现路径·基本经验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面也非常广,诸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什么"和"怎么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化"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等。厘清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 邹毅
出处 《新乡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2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 3王明.中共五十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17.
  • 4Arif Dirlik,Paul Healy,Nick Knight.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Mao Zedong’s Thought[M].New Jersey:Humanities Press,1997:6-7.
  • 5STUART R.Schram,“Chinese and Leninist Components in the Personality of Mao Tse-Tung”[J].Asian Survey,1963(6):259-273.
  • 6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M].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译组,编译.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4.
  • 7.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8雷蒙德.怀利,林育川.毛泽东、陈伯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6—1938)[J].现代哲学,2006(6):53-61. 被引量:32
  • 9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M].邹恩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 10.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二级参考文献22

  • 1陈伯达.腐败哲学的没落[J].读书生活,1936,4(1、2).
  • 2陈伯达.思想的反省[N].解放日报,1942年8月28日,第4版.
  • 3陈伯达.新哲学者的自己批判和关于新启蒙运动的建议.读书生活(上海:读书生活社),1936,4(9).
  • 4陈伯达.文化上的大联合与新启蒙运动的历史特点[A] (1937年夏天).夏征农主编.学习批评[C].1937年春季号.
  • 5陈伯达.在文化阵线上[M].香港:生活书店,1939.
  • 6陈伯达.再论新启蒙运动——思想的自由与自由的思想[J].知识月刊,1937,1(1).
  • 7竹内实编.毛泽东集[M] 第6卷.东京:北望社,1970.
  • 8毛泽东著.毛泽东论文集[M].上海:大众出版社,1937.
  • 9陈伯达.我们关于目前文化运动的意见[A].在文化阵线上[M].香港:生活书店,1939
  • 10施拉姆.毛泽东的政治思想[M].修订本.Harmondsworth:企鹅图书,1969.

共引文献479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