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身份认同问题在台湾一直是个喋喋不休且充满争议的议题。一方面由于台湾是个多元的移民社会,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时期先后来到这片土地上,为了个人的生存也为了维护群体的利益,而形成了今日台湾社会中四大族群想象(Ethnic Imagination)的样貌[1];另一方面,由于政权的频繁更替,每一个执政当局无不透过教育、语言等政策或文化手段以形塑人民成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2](Imagined Communities),藉此维护自身统治政权的合法性,而使人民反复经历着被建构、被解构又被再建构的想象身份。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88,共6页
Movie Review
基金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台湾电影的身份认同建构及其对南台湾大学生国族意识的影响"(项目批准号:15YJC76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