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蕅益智旭视界中的“格物致知”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礼记·大学》提出"致知在格物"之说,汉宋诸儒提出了多种解释。蕅益智旭站在佛教世界观的立场上,对儒学"格物致知"说进行了系统阐释,对格物、致知、致知与格物的辩证关系、格物致知之功效等理论问题进行诠释。作为出家人,智旭阐释儒学理论范畴之本义是为了介绍佛学,是藉儒说佛,会通儒佛。
作者 黄世福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0-105,共6页 Jiang-huai Tribu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3明·憨山大师.憨山老人梦游集(下)[M].曹越,主编.孔宏,点校.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 4明·释藕益.蒲益大师全集(第6册)[M].福建莆田广化寺影印本.
  • 5清·王夫之.尚书引义[M].北京:中华书局,1962.
  • 6明·释蒲益.蒲益大师全集(第7册)[M].福建莆田广化寺影印本.
  • 7郭文,李凯.心性论视域下朱熹“致知”理境探析[J].江淮论坛,2015(6):121-12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6

  • 1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5.
  • 2朱子全书(第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 3沈娟物理”还是“道理”--作为实学的朱子“格物”论MJ].朱子学刊(第24辑):53.
  • 4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答潘文叔(一).
  • 5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别集(卷三).答彭子寿(一).
  • 6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心体与性体上(卷五)[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共引文献175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