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材料与新格局——饶宗颐艺术史研究的史料观与方法论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艺术史研究是饶宗颐先生的重要研究领域。他注意发掘"新材料"的价值,将艺术史研究与甲骨学、简帛学、敦煌学等"新学问"密切结合,并将"五重证据法"运用于艺术史研究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艺术史研究的格局,其融通的学术视野与前沿的史料观及方法论均有待人们总结与借鉴。
作者
陈民镇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6,共5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饶宗颐
艺术史
新材料
五重证据法
分类号
K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4
1
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M]∥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2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M]∥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二三联书店,2001:266.
3
王雪梅,黄征.
敦煌学界“预流”“预流果”评价术语质疑[J]
.艺术百家,2010,26(5):190-195.
被引量:1
4
季羡林.谈饶宗颐史学论著[C]//郑炜明,编.论饶宗颐.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5:219-220.
5
饶宗颐.我和敦煌学[M]//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敦煌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4.
6
饶宗颐.《谈三重证据法--十干与立主》之《补记》[M]//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史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
7
饶宗颐.从考古学上论中国绘凰的起源[C]//金匮论古综合刊:第1期.香港:亚洲石印局,1957:50-59.
8
饶宗颐.从贾湖遗物谈先民音乐智慧的早熟[J].明报月刊,1991(04):79-83.
9
饶宗颐.题简琴斋书展[M]//固庵文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286.
10
饶宗颐.题刘海粟书散氏盘卷[M]//固庵文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28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王邦维.
“预流”和“拿来”——季羡林教授谈治学和中外文化交流[J]
.群言,1992,0(8):18-22.
被引量:1
2
葛兆光.
预流、立场与方法——追寻文史研究的新视野[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2):1-14.
被引量:23
3
[陈寅恪著],陈美延.金明馆丛稿二编[M]三联书店,2001.
4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M].
5
丁福保 编纂佛学大辞典[M].
共引文献
23
1
席臻贯.
唐传舞谱片前文“拍”之初探——敦煌舞谱交叉研究之四[J]
.中国音乐学,1990(1):39-49.
被引量:4
2
郑祖襄.
也谈唐代的急、慢曲子[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3):36-40.
被引量:3
3
徐元勇.
对深入敦煌琵琶谱研究的点滴想法[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1,19(3):70-72.
4
陈来.
竹简《五行》篇与子思思想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2):5-18.
被引量:37
5
楼培.
专通坚虚 金针度人——略论卞孝萱先生的“钱学”研究[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6):763-766.
被引量:1
6
晁天义.
试论新时期先秦史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成就与问题[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4):483-489.
被引量:1
7
谢崇宁.
王国维的治学与日本汉学界[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4):83-90.
被引量:4
8
蔡先金.
大学传统的反思与守望[J]
.航海教育研究,2012,29(1):9-13.
被引量:1
9
刘进才.
跨学科研究的史料问题——关于寻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的生长点的思考[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27(1):62-66.
被引量:2
10
王记录.
金石学、考古学与王国维的学术遗产——兼谈“二重证据法”的地位和出土文献的价值[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5):35-3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9
1
郝春文.
敦煌文献与历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历史研究,1998(1):111-135.
被引量:22
2
翦伯赞.
第九次青年汉学家会議紀要[J]
.历史研究,1956(12):87-93.
被引量:8
3
李学勤.
疑古思潮与重构古史[J]
.中国文化研究,1999(1):6-8.
被引量:20
4
饶宗颐.
由牙璋分布论古史地域扩张问题──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开幕演讲[J]
.中华文化论坛,1994(1):81-82.
被引量:6
5
苏秉琦.
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J]
.考古,1991(12):1109-1118.
被引量:98
6
柴剑虹.
敦煌舞谱的整理与分析(一)[J]
.敦煌研究,1987(4):84-95.
被引量:6
7
俞伟超.
三星堆蜀文化与三苗文化的关系及其崇拜内容[J]
.文物,1997(5):34-41.
被引量:34
8
冀青.
戴密微(Paul Demieville)教授学术生涯述略[J]
.敦煌学辑刊,1987(1):144-145.
被引量:1
9
段渝.
大禹史传的西部底层[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10-116.
被引量:13
10
李学勤.
商代夷方的名号和地望[J]
.中国史研究,2006(4):3-7.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3
1
陈民镇.
饶宗颐的“三重证据法”及其实践——论饶宗颐古史研究的贡献[J]
.史学理论研究,2022(3):133-143.
被引量:3
2
陈民镇.
饶宗颐的“三重证据法”及其实践——论饶宗颐古史研究的贡献[J]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10):48-57.
3
王琪斐.
关于饶宗颐与戴密微合著《敦煌曲》《敦煌白画》的研究[J]
.敦煌学辑刊,2023(3):179-189.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为民.
新时代高职教师职称制度建设现状调查:基于三重证据法[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22(5):1-7.
被引量:1
2
邓飞.
甲骨文“首祀”纪年考[J]
.殷都学刊,2023,44(3):1-20.
3
陈忆澄.
论艺术传播史的书写:一种通向一般艺术史的视域[J]
.艺术传播研究,2024(2):111-119.
1
黄剑华.
中国画像石研究的新收获[J]
.文史杂志,1997(2):25-25.
2
穆纪光.
段文杰对敦煌艺术史研究的贡献[J]
.敦煌研究,2011(3):26-27.
3
吕晓.
《周亮工全集》与艺术史研究[J]
.中国书画,2009(4):122-123.
4
王晖.
古史多重证据法与古文献传说资料的史料价值[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19(2):35-39.
被引量:2
5
逸文.
塞尔仁的旧京留影[J]
.现代声像档案,2003,5(4):37-38.
6
书灰.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1949一2009)》出版[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3(3):53-53.
7
孙长初.
略论考古出土艺术品在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中的作用[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1):71-74.
被引量:1
8
韩心济.
佛国世界的奇葩——华严寺[J]
.文物世界,2006(6):54-56.
9
练春海.
当代中国艺术史研究现状反思[J]
.美术观察,2013(4):27-28.
被引量:4
10
顾问,黄俊.
中国早期有翼神兽问题研究四则[J]
.殷都学刊,2005,26(3):36-39.
被引量:2
贵州社会科学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