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边界再设计理论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探索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引言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门高度综合而又相对独立、涉及多学科与多技术领域的前沿学科,国内理工院校大多数都设有该学科的不同专业。目前。
作者
王龙海
邹连英
田斌
机构地区
武汉工程大学
出处
《中国电子教育》
2009年第3期17-20,共4页
China Electronics Education
关键词
电子科学
理工院校
高等工程教育
高校电子
在编教师
大工程观
工程教育改革
硬件描述语言
人才培养
分类号
TN0-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16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1
巩建闽,巩天啸.
课程链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5):90-92.
被引量:34
2
蔡映辉.
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改革中的文化和谐观念[J]
.理工高教研究,2008,27(2):6-9.
被引量:4
3
徐友龙,徐卓,刘纯亮,张相臣.
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初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S1):114-115.
被引量:7
4
李培根.
论开放式高等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9):1-6.
被引量:57
5
李培根.
高等工程教育中的边界再设计[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4):8-11.
被引量:30
6
孙健.
综合化与实践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10-112.
被引量:19
7
邓元龙,费跃农,阮双琛,吴玉斌.
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验教学改革[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2):55-56.
被引量:14
8
张国梁.
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刍议[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2):16-17.
被引量:8
9
赵婷婷,买楠楠.
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94-101.
被引量:156
10
罗辑,曹建国,杨英,杨新桦.
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改革[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1):62-63.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卿德藩,佘明亮.
工程教育中“工程化”不足的问题与对策[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5):67-68.
被引量:8
2
余寿文,王孙禺.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的培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3):1-7.
被引量:60
3
孔寒冰,叶民,王沛民.
国外工程教育发展的几个典型特征[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4):57-61.
被引量:35
4
赵婷婷,买楠楠.
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94-101.
被引量:156
5
李元元.
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与MIT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6):1-6.
被引量:19
6
李善波,张金城,姚玉蓉.
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28-29.
被引量:19
7
赵德武.
斯坦福大学的实用教育观与学术尖端计划[J]
.世界教育信息,2005,18(3):26-27.
被引量:6
8
赵婷婷,雷庆.
课程综合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2):32-36.
被引量:53
9
回归工程.多样化.宏观管理[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44(1):7-15.
被引量:48
10
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赴美考察团.
“回归工程”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1996(3):37-39.
被引量:62
共引文献
316
1
李骏扬,于海琴.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多层次认知网络构建的融合——以“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S01):149-153.
被引量:22
2
何秀权,朱宗晓,孔德龙.
基于大学生科技社团的“人工智能+X”工程师培养路径探索——以中南民族大学平行智能研习社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0):76-81.
3
帅江华,宋磊.
建筑类高等院校机械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思考[J]
.城市建筑空间,2021,28(S01):329-330.
4
刘利平,马晓建.
全面发展工程素养的“大工程”教育观[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2):59-61.
被引量:33
5
龚玉,陈敏.
中美高等工程教育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以上海交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
.大学(学术版),2009(6):86-90.
被引量:4
6
马甜甜.
基于课程项目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研究[J]
.当代经济,2012,29(20):112-113.
被引量:1
7
董晓玲,叶聚丰,张健明.
地方工科院校工程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理论探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1):178-180.
被引量:3
8
潘柏松,柴国钟,秦宝荣,陈勇.
机械工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S2):40-43.
被引量:12
9
范懿.
基于大工程观的《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236-238.
被引量:5
10
俎云霄,王卫东,张健明,刘丽华,任维政.
基于课程群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J]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S1):34-36.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10
1
熊庆国,陈和平,吴谨,张涛,李文翔.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69-72.
被引量:26
2
胡强.
新形势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改革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思考[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B06):204-205.
被引量:28
3
邱丽芳,王皑,谭耀辉.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6):128-130.
被引量:8
4
李双喜,闫改珍,张玉山.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7):162-164.
被引量:7
5
杨现民,李冀红.
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2):23-34.
被引量:804
6
郑燕林.
美国高校实施创客教育的路径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2015,21(3):21-29.
被引量:180
7
杨刚.
创客教育: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J]
.中国电化教育,2016(3):8-13.
被引量:240
8
李亮.
技术本科院校创客教育研究[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26(2):42-44.
被引量:4
9
陈永霖,金伟琼.
中美高校创客教育比较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1):169-173.
被引量:29
10
曾明星,黄伟.
“互联网+”背景下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29(3):67-75.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
2
1
孟娜.
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探讨[J]
.才智,2011,0(35):268-268.
被引量:6
2
韩新风,石志成,高海涛,李勇.
应用型本科高校电子类专业创客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
.现代计算机,2018,24(1):41-4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陈芃谕.
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分析与探讨[J]
.中国电子商务,2012(11):206-206.
2
王鑫,穆怀斌.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前景及职业发展情况分析[J]
.河南科技,2013,32(4):250-251.
被引量:3
3
张瑜.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之我见[J]
.消费导刊,2013(7):155-155.
4
唐亚辉.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研究[J]
.科技资讯,2015,13(7):16-16.
5
郭稳涛,李玉民.
高职电子类专业创客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
.河北职业教育,2018,2(2):93-96.
6
张涛凤.
浅谈电子信息工程在化工企业中的运用[J]
.电子制作,2014,22(6X):144-144.
被引量:2
7
陈瑞,童莹,王少东,杨洁.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创客技能教育探索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5):1-3.
被引量:2
8
白坤.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路径[J]
.IT经理世界,2019,22(12):159-159.
1
邱世广.
大工程观下变频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电子世界,2014(1):178-179.
2
王龙海.
基于边界再设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09(6):42-44.
3
余辉晴.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探索[J]
.中外企业家,2011(9X):120-120.
被引量:2
4
何伟明.
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S1):1-13.
被引量:3
5
赫宇,吴伟明.
CORBA技术在TMN中的应用[J]
.电信技术,2004(12):41-44.
6
刘艳阳,于翔.
关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
.科技资讯,2016,14(26):115-116.
被引量:2
7
冯军,彭力,阳林广,陈苛.
贵州联通分组传送网建设探索——分组系统解决县乡综合业务接入案[J]
.中国新通信,2014,16(21):77-80.
8
倪兰.
SOA力助广东移动全业务运营[J]
.通信世界,2009(16):28-28.
9
朱爱春,刘雪锋.
独立学院《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探索[J]
.科技信息,2008(36):258-258.
10
陈军,樊会丛.
电信级以太网在电力通信网络建设中的应用[J]
.电力系统通信,2009,30(7):48-53.
被引量:5
中国电子教育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