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经史转型与“儒史相资”——以蒙文通的“禅让”研究为例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过程中,经书变成历史研究的材料,经学作为传统的价值体系也随之被历史化。在经学到现代史学的转向中,蒙文通开创的“儒史相资”研究范式,既彰显了现代史学研究的客观性,又保存了经学自身固有的价值,尤为值得重视。“儒史相资”的说法出自蒙文通《儒学五论·自序》:“传日:‘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盖推本历史之经验,撰为应物之良规。
作者
皮迷迷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3,共8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关键词
转型过程
蒙文通
中国传统学术
禅让
经史
现代史学
历史研究
价值体系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7
1
张志强.
经、史、儒关系的重构与“批判儒学”之建立——以《儒学五论》为中心试论蒙文通“儒学”观念的特质[J]
.中国哲学史,2009(1):101-111.
被引量:18
2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3页.
3
孔颖达.《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年,第19页.
4
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载吕思勉,童书业编者.《古史辨》(七)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5
蒙文通.《古史甄微》,《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廖平蒙文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65-366页.
6
廖平.《四益馆经学四变记·初变记》,《廖平蒙文通卷》,第226页.
7
廖平.《今古学考》,李耀仙.《廖平选集》(上),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版.
8
廖平.《今古学考》,台北:长安出版社.1974年,第83,88页.
9
蒙文通.《经学导言》,《经学抉原》,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10
蒙文通.《古史甄微》,《蒙文通文集》第1卷,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267页.
二级参考文献
3
1
王汎森.《从经学向史学的过度--廖平与蒙文通的例子》..《蒙文通学记》(增补本).三联书店,2006年版..
2
罗志田.《经学边缘化与史学到中心》,收于《权势的转移》,湖北人民1999年版.
3
蒙文通.《评<学史散篇>》..《中国史学史》.,.121-124页.
共引文献
68
1
朱永清.
北宋黄老思想研究述评[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43(3):80-89.
2
黄诚祯.
“巴蜀龙学”的授受谱系及其学术贡献[J]
.中国诗学研究,2022(2):15-26.
3
王汎森.
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廖平与蒙文通的例子[J]
.历史研究,2005(2):59-74.
被引量:30
4
金理.
“昔之殊途者同归”:重识《庄子》、《文选》之争[J]
.文艺理论研究,2005(6):88-101.
被引量:2
5
赵沛.
廖平对《春秋》经的认识[J]
.管子学刊,2006(2):91-96.
6
王晖.
出土文字资料与五帝新证[J]
.考古学报,2007(1):1-28.
被引量:24
7
雷戈.
神圣与世俗:后战国神圣性观念研究[J]
.天津社会科学,2008(2):134-140.
8
刘丰.
周公“摄政称王”及其与儒家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J]
.人文杂志,2008(4):36-43.
被引量:7
9
平飞.
《公羊传》“以义解经”的特质发微[J]
.孔子研究,2008(4):25-35.
被引量:6
10
王奇伟.
由禅让制度论及尧舜时代我国已进入中国早期国家阶段[J]
.安徽史学,2008(6):20-2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9
1
王锐.
反思近代以来的“防御式”文明论述[J]
.探索与争鸣,2021(5):92-100.
被引量:2
2
陈端洪.
立法的民主合法性与立法至上——中国立法批评[J]
.中外法学,1998,10(6):59-69.
被引量:100
3
喻大华.
《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J]
.近代史研究,1994(1):161-177.
被引量:17
4
汪晖.
“亚洲的觉醒”时刻的革命与妥协——论中国“短20世纪”中的两个独特性[J]
.学术前沿,2012(17):74-89.
被引量:7
5
王晓毅,丁金龙.
从陶寺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看尧舜禅让[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87-91.
被引量:28
6
郑杰文.
禅让学说的历史演化及其原因[J]
.中国文化研究,2002(1):26-40.
被引量:8
7
沈寂.
辛亥革命与民族主义[J]
.安徽史学,2005(3):36-39.
被引量:7
8
张志强.
经、史、儒关系的重构与“批判儒学”之建立——以《儒学五论》为中心试论蒙文通“儒学”观念的特质[J]
.中国哲学史,2009(1):101-111.
被引量:18
9
孙伟锋.
被遗忘的“光荣革命”[J]
.南风窗,2011(22):100-100.
被引量:1
10
桑兵.
近代“中国哲学”发源[J]
.学术研究,2010(11):1-11.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4
1
王锐.
激活儒家思想的批判性——蒙文通的“儒史相资”论表微[J]
.哲学研究,2022(3):63-73.
被引量:2
2
赵金刚.
义利之际:道德原则与历史判断——以唐代维州事的评判为例[J]
.哲学研究,2022(9):77-85.
3
杨博文.
民初法统之争的语境分析及法理启示[J]
.地方立法研究,2023,8(5):106-122.
4
宫志翀.
经史之间的冢宰形象[J]
.哲学研究,2023(10):56-64.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锐.
论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的路径与旨趣——《经今古文之争与近代学术嬗变》书后[J]
.学术评论,2023(4):75-85.
2
王锐.
中国传统思想与20世纪革命之关系——对晚近三种诠释路径的反思[J]
.探索与争鸣,2024(10):86-99.
1
陈来.
传统的价值[J]
.中国老年,2016,0(19):22-22.
2
曾凡.
鲧:一个被历史湮没的水文符号[J]
.学术论坛,2008,31(2):24-28.
被引量:1
3
邱华荣.
尧和舜真是圣王?!——我们可能被孔夫子误导了[J]
.青春岁月,2012,0(22):423-423.
4
江建国.
不能“历史化”的过去[J]
.历史教学问题,2005(3):33-35.
被引量:1
5
焦锐洁.
浅谈儒家的“祖述尧舜”[J]
.文物世界,2016(2):55-57.
6
刘杰.
达尔文与福柯[J]
.国外理论动态,2012(1):93-97.
被引量:1
7
李彤.
东汉文化史上的班昭[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71-75.
8
关连吉,杨泽明.
回回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价值取向与时代特征──再谈回族史的民族特色[J]
.回族研究,1995(4):7-13.
被引量:1
9
刘永峰.
清末民国的服装政治学[J]
.读书文摘,2016,0(10):71-73.
10
彭磊,肖雪莲.
论中国神话的贫乏[J]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1):85-88.
中国哲学史
201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